----
.
浅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 是清代吴敬梓编写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 是古代讽刺文学的
典范。《儒林外史》假托明代,对堕落的文士、腐败的朝政和吃人的科举给予揭
露。书中人物,交相呼应,有痴迷八股文的马二, 有讲究 “文行出处” 的杜少卿,
也有在功名利禄下丧失人性的严贡生等。 在黑暗的科举制度下, 作者极力歌颂出 污泥而不染, 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 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的真儒名贤 杜少卿。杜少卿是《儒林外史》第一人物,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中有正派也有反 派(比如匡超人),作者本意力挺的则是正派中的庄虞杜迟诸贤人,而这几位之
个性最丰
中,杜少卿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况, 因之也成为书中花费笔墨最多、
满、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在杜少卿身上,作者以自己的原型,把个人的切肤之 痛置放在理性的体认和历史的嘲讽之下,写出了复杂而多厄的文化生命现象。
一、淡薄功名,傲视权贵。
杜少卿是作者极力称赞的人物,淡薄功名,讲究“文行出处” ,对朝政有清
极少
醒的认识。在科举制度和八股毒害的世间, 科举成为求取功名仕途的桥梁,
数人一跃而上,一旦成名就变身为鱼肉百姓、 贪得无厌的假名士, 一味追逐功名 富贵,从而“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 。
杜少卿与之完全不同,他是真儒名贤,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
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他自己是秀才,一提到县里的秀才,
他就骂:“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 ”有个叫臧荼的,像马二一样,跑来对他
----- ----
.
说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但杜少卿根本看不起这样的人,嬉笑怒骂地 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 ”。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
之不及,装病拒绝出仕。汪盐商生日宴请王知县,三番五次请杜少卿作陪。杜少
卿坚拒绝道:“他果然仰慕我, 他为什么不先来拜我, 倒叫我拜他 ?况且倒运做秀
才,见了本处知县,就要称他老师
! 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
还不要,我会他怎的 ?” 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
病拒绝出仕。
话说杜少卿别了迟衡山出来,问小厮道: “那差人他说甚么?”小厮道: “他说,少爷的
文书已经到了。李大老爷吩咐县里邓老爷,请少爷到京里去做官。邓老爷现住在承恩寺。差
人说,请少爷在家里,邓老爷自己上门来请。
”杜少卿道: “既如此说,我不走前门家去了,
你快叫一只船,我从河房栏杆上上去。
”当下,小厮在下浮桥雇了一只凉蓬,杜少卿坐了来
“你向
家。忙取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拿手帕包了头,睡在床上。叫小厮:
那差人说,我得了暴病,请邓老爷不用来。我病好了,慢慢来谢邓老爷。
”小厮打发差人去
“你好呆!放着南京这
了。娘子笑道: “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甚么妆病不去?”杜少卿道:
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
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
的妥当。”
由此可见,杜少卿对功名富贵的藐视与不屑
。
二、对妇女尊重,反对歧视和摧残。
(一)、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
----- ----
.
在封建社会的毒害下,世人皆以“三从四德”约束女子。 《大明律》中还首
次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 ”明清统治者基
于维护自身业已腐朽的制度的需要, 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内训》、
《古今列女传》、《规范》等所谓女教读物铺天盖地, 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
此类的诏书、制文。 民间那密布的贞节牌坊和各地方志中守节一生、
甚至殉夫从
死的妇女大量的涌现。
杜少卿却不顾封建社会礼法的束缚, 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 反对约束妇女的
“三从四德”。别人劝他纳妾,他引用晏子的话: “今虽老而丑,我固反见其姣且
好也。”他反对纳妾,说: “娶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
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 小弟为朝廷立法: 人生须四十无
子,方许娶一妾,此妾如不生子,便遣别嫁。 ”他敢于在封建社会窒息的时代在
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 不惧别人异样的眼光。 大醉后,任性挥洒,
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 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
路,让路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在尊重妇女方面,杜少卿与贾宝玉相得益彰,皆
以平等心态对待妇女,不任意打骂纳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极力赞扬争取人格独立的妇女,赞扬与封建道德对立的反抗
精神。
沈琼枝,是争取人格独立的女性人物代表。 沈父沈大年本以为宋家会将女
儿明媒正娶,等着宋家择吉过门。 但后来发现光景不对, 宋家大模大样地要将沈
----- ----
.
琼枝直接抬到府里去, 这不像要将她待为正室的样子, 沈父沈大年知道事情不妙,
就问女儿 :“这门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 ”沈琼枝道:
“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伏低做小!他既
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乘轿子,抬到他家
去,看他怎样待我。” 这是沈琼枝出场后的第一句话,从这精炼的几句话中,我
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位精明干练的女子, 而且从中看出了沈的有勇有谋,
她要将一
切事情原委弄个究竟后再做打算,看出了她的反抗斗争不是莽撞糊涂的瞎闹一
气,而是明白就理的为人格独立和尊严而进行的斗争。她不是怀着替天行道、
拯
救苍生的使命去奔赴人生的, 她是以一种自救的心态与命运抗争的, 她的行为包
含了她对当时社会清醒地认识: 要拯救自己不要企图靠那个混浊不堪是非不分的
社会,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拼、去赌,才算是解救自己的唯一出路。
在杜少卿看来, 沈琼枝不甘为妾,她设计裹走宋家的金银珠宝, 逃到南京卖
文过日子,自食其力。人们都把她看作“倚门之娼” ,或疑为“江湖之盗”。但杜
少卿确认为她是“希奇的客” ,并说道“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都销魂
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可见不是出于怜悯, 而是出
于尊重,赞扬的不是她的姿色和才情,而是她蔑视富贵豪华、不畏权势、不肯供
人玩弄的反抗精神。从携妻游园,到支持抗婚逃婚,再到反对纳妾,杜少卿的妇
女观、夫妻观已经超越他那个时代的限制,达到近代先进思想的境界。
三、讲求传统的美德。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