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三板块考前巧训特训第一类选择题专练选择题提速练(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4:55: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析:选C A项,根据电镀原理知,铁表面镀铜时,将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含有铜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电解液,错误;B项,Cl2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无法确定,错误;C项,反应3C(s)+CaO(s)===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ΔH-TΔS>0,此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加,ΔS>0,则该反应的ΔH>0,正确;D项,加水稀释0.1 mol·L CH3COOH溶液,溶液中

-1

c(H+)减小,但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的离子积不变,c(OH-)增大,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2019·海安高级中学期初模拟)X是某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X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B.一定条件下,X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一定条件下,X能发生消去反应

D.X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解析:选CD A项,由结构简式知,X分子中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错误;B项,X不含有羧基,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错误;C项,X含有羟基,且邻位碳原子连接H,可发生消去反应,正确;D项,含有氨基,可与盐酸反应,含有酚羟基,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正确。

12.(2019·南京三模)下列关于反应N2(g)+3H2(g)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2NH3(g) ΔH<0的图示与对应

5

A.由图甲可知N2(g)+3H2(g)ΔH=-92 kJ·mol

B.图乙表示达到平衡时N2、H2的转化率(α)随n(H2)/n(N2)比值的变化 C.图丙表示正、逆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D.图丁表示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压强的变化 解析:选A A项,由图甲可知,N2(g)+3H2(g)

-1

-1

-1

2NH3(g)

2NH3(g) ΔH=(2 254-2 346)kJ·

2NH3(g),随n(H2)/n(N2)

mol=-92 kJ·mol,正确;B项,对于反应N2(g)+3H2(g)

比值的增大,α(N2)增大,α(H2)减小,图乙中表示达到平衡时N2、H2的平衡转化率(α)随

n(H2)/n(N2)比值的变化是错误的;C项,温度升高,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由于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逆反应速率比正反应速率大,错误;D项,由于反应N2(g)+3H2(g)

2NH3(g) ΔH<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中氨的物质的量

减小,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中氨的物质的量增大,图丁中,由上而下对应压强为p3、p2、p1,错误。

13.(2019·常州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实验操作和现象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苯,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结论 苯酚浓度小 B I2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Fe的氧化性强于Cu的氧化性 3+2+D Ksp(AgCl)>Ksp(AgI) 6

解析:选C A.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可以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所以无白色沉淀,错误;B.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苯,振荡后静置,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且I2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则苯萃取出碘水中的碘,下层接近无色,上层显紫红色,错误;C.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Fe氧化Cu,反应为Cu+2Fe

2+

2+

3+

2+

3+

3

===2Fe+Cu,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则Fe的氧化性强于Cu的氧化性,正确;D.

由于不知道混合溶液中Cl 、I浓度,先产生AgI沉淀,不能说明Ksp(AgCl)>Ksp(AgI),若是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说明Ksp(AgCl)>Ksp(AgI),错误。

14.(2018·无锡一模)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 L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c(NH4)+c(H)=c(Na)+c(OH) B.c点溶液中:c(SO4)>c(NH3·H2O)>c(NH4) C.d点溶液中:c(SO4)>c(OH)>c(NH4) D.a、b、c、d四个点中,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解析:选AC a点发生反应2NH4HSO4+2NaOH===(NH4)2SO4+Na2SO4+2H2O,根据电荷守恒式c(NH4)+c(H)+c(Na)=2c(SO4)+c(OH),又c(Na)=c(SO4)代入即可得c(NH4)+

2-

2-

2-

2-

-1

-1

c(H+)=c(Na+)+c(OH-),A正确;c点发生反应2NH4HSO4+3NaOH===(NH4)2SO4+Na2SO4+

NH3·H2O+2H2O,溶液呈碱性,NH3·H2O的电离大于NH4的水解,则c(NH4)>c(NH3·H2O),B错误;d点发生反应NH4HSO4+2NaOH===Na2SO4+H2O+NH3·H2O,溶液中存在NH3·H2O和H2O的电离平衡,均产生了OH,则c(SO4)>c(OH)>c(NH4),C正确;a、b、c、d四个点溶液中都有Na2SO4,a点还有(NH4)2SO4,b、c两点有(NH4)2SO4和NH3·H2O,d点有NH3·H2O,(NH4)2SO4促进水的电离,NH3·H2O抑制水的电离,因此a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错误。

15.(2019·南京师大附中质检)有Ⅰ~Ⅳ四个体积均为0.5 L 的恒容密闭容器,在Ⅰ、Ⅱ、Ⅲ中按不同投料比(Z)充入HCl和O2(如表),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

2Cl2(g)+2H2O(g) ΔH,HCl的平衡转化率(α)与Z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2-

++

1

2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起始时 容器 t/℃ 300 n(HCl)/mol 0.25 Z a Ⅰ 7

Ⅱ Ⅲ

300 300 0.25 0.25 b 4

A.ΔH<0,a<4<b

B.3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64

C.容器Ⅲ某时刻处在R点,则R点的v正>v逆,压强:p(R)>p(Q)

D.若起始时,在容器Ⅳ中充入0.25 mol Cl2和0.25 mol H2O(g),300 ℃达平衡时容器中c(HCl)=0.1 mol·L

解析:选AC 由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HCl的平衡转化率在减小,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ΔH<0,在相同温度时,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相同,Z=a时氯化氢的转化率大于Z=4时的氯化氢转化率,即容器Ⅰ中增大了氧气的物质的量,使Z<4,即a<4,同理可得4<b,A正确;由于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故可根据容器Ⅲ对应的Q点进行计算,反应4HCl(g)+O2(g)

-1-1

2Cl2(g)+2H2O(g),HCl平衡转化率为80%,

-1

起始时c(HCl)=0.5 mol·L,由Z=4求得c(O2)=0.125 mol·L,根据三段式:

4HCl(g)+O2(g)

-1

2Cl2(g)+2H2O(g)

起始(mol·L) 0.5 0.125 0 0 转化(mol·L) 0.4 0.1 0.2 0.2 平衡(mol·L) 0.1 0.025 0.2 0.2

0.2×0.2

则K==640,B错误;容器Ⅲ即Z=4,当反应某时刻处在R点,即HCl转4

0.1×0.025化率小于HCl平衡转化率,则反应正向进行,此时v正>v逆,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故压强:p(R)>p(Q),C正确;若起始时,在容器Ⅳ中充入0.25 mol Cl2和0.25 mol H2O(g),依据等效转化,可看作起始时加入0.5 mol HCl和0.125 mol O2(g),即Z=4,容器Ⅳ可看

2

2

-1-1

8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三板块考前巧训特训第一类选择题专练选择题提速练(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grbo79h602xzhu2kzn0175lm26knl00a1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