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王维诗四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3 6:17: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王维诗四首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揣摩诗歌语言;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4、体会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学习方法】 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学习时数】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二课时 (2月7日) 一、 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及掌握鉴赏方法 1.基本知识另附

2.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当然还有一颗心) ——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二、导入 背诵《山居秋瞑》,然后简介作者。 ☆ 结缘佛教:字摩诘,来源于《维摩诘经》, “诗佛”。 ☆ 仕途经历: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 思想分期:前期奋发有为,后期亦官亦隐。

☆ 艺术造诣:多才多艺,诗书琴画样样精通,被称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孟” 三、课前思考:

回忆你所学过的盛唐诗人王维的诗作,说说你对王维及其诗作的印象。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是鸣春涧中。

1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四、王维诗歌内容: 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鹿柴》、《鸟鸣涧》等 游侠边塞诗:《使至塞上》、《观猎》等 乡情、友情、爱情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相思》等 五、王维诗歌特点: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讲究布局构图,讲究远近高低大小动静的对比衬托,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致,富于图画美。 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

绘画艺术讲究虚实相间,常留空白,王维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泛》)

绘画以线条色彩为艺术语言,王维的诗歌也充分调动这些艺术手段。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通过勾勒物体线条的横竖圆直的变化塑造出苍茫辽阔的意境。如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通过色彩的浓淡,光线的明暗等绘画语言来抒情达意。 2、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

王维中年后奉佛教日笃。他既悟万事皆空,即将山水田园作为一方心灵的净土。而佛教禅宗的屏除杂念,有助于他静心凝神真切体验大自然的山水景物,从中悟理得趣。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风格多样,以清幽淡雅为主。 六、王维和山水田园诗: 源于老庄哲学 成于渊明手笔

继于大小谢(谢灵运、谢朓) 盛于唐代王孟(王维、孟浩然) 影响追随者韦柳(韦应物、柳宗元)

《积雨辋川庄作》 【鉴赏要点】

1、让学生朗诵,注意读准字音。

2、你来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辋川别业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农家田园生活。久雨不停,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一片层峦叠翠的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3、钟嵘云:烟火迟又妙于烟火新,然非积雨说不出,你知道“迟”妙在何处?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生。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4、思考: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李嘉祐)

从艺术上看,你认为谁的诗句较好,好在哪里。

2

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

“漠漠”有广阔迷茫意,“阴阴”有茂盛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富有意境。 5、简析这首诗的颔联“诗中有画”的特色。

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行,而黄鹂则直说其啼鸣。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诗中有画”。 6、颈联: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

7、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方式?有什么作用?

尾联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方式,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的情怀和志向: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争席”和“海鸥相疑”这两个典故都充满了老庄色彩,共同抒写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表达了诗人离尘脱俗的心态。

8、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 (规律: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 思想感情) 【附】回顾诗词鉴赏之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OR: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解答分析:这是最常见题型。要从景、情、境三方面去分析。 (3)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忠实地再现画面,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凄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得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应答为什么而感伤。 9、拓展延伸: 归园田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1)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辛夷坞》 1、读诗歌

芙蓉花鲜艳灿烂,充满生机,营造出一种空寂清幽的意境。艳丽的花在清幽的山林中,由绽放到凋零,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而是清幽深隐,恬淡安详。 2、讨论、简析

3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例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辎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3、讨论:本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小结: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越发清幽。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很自然,山林的幽静气氛就表现出来了。花自开自落,诗人的寂寞之意与淡泊之情寓于诗中。

5、质疑探究:你是否认为《辛夷坞》只是表达了淡泊情怀? 有人认为,《辛夷坞》在写景的同时也就不免带有寄托。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人们对它是并不陌生的,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第三、课时(2月8日) 《送沈子福归江东》 【鉴赏要点】 1、解析诗句: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写送行之地的景色。渡头、杨柳,显出送行和分别已在眼前。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了送别气氛。行客稀,可见渡头的冷清,反衬出离别的伤感。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际,大江两岸春光明媚,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光,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 2、思考:“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春色换成春水、春草等行不行? 参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化虚为实:

时值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之际,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一样无边无际,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

4

搜索更多关于: 王维诗四首 的文档
王维诗四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gsi59ummj9nplx1m21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