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7:49: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答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一 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

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

息).(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

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

放大的倍数也越大.视野越少).(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6、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7、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

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8、人的视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9、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10、举例说明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答:(1)公安人员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2)农业科技人员用来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3)珠宝商鉴定珠宝;(4)精密仪器修理工;(5)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查用到放大镜.

二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

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3、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

体液.

三 放大镜下的晶体

1、(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

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4、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5、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六边形).

6、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晶体吗?

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花岗岩中的长石、云母、石英等.

四 怎样放得更大

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

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

1 / 10

一下拓宽了许多.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

(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3、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

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3亿倍). 4、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答: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五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2、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 3、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观察物质的细微结构时.必须将其制成

(玻片标本).这样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5、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

洋葱的(细胞).细胞中间的小黑点是(细胞核).细胞中还有(液泡). 6、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答:(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 平坦的桌面上;(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六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等功能.

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

同的.

3、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

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4、叶表皮中的(气孔)和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很重要的部分.红细胞

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绿藻)的

作用.

6、细胞对生命体有什么意义?

答: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七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3、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它们也

是有(细胞)构成.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

有反应、能繁殖等.

5、(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6、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除单细胞微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其他生命体都是有多个细胞组

成的.

八 微小世界和我们

1、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

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昆虫.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

2 / 10

了(微生物)、(细胞).

2、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技术).

3、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

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4、举例说明微生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答:(1)微生物对人类并非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2)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3)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4)净化土壤也需要微生物发挥作用.

九 补充材料

1、制作玻片标本时用到的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仪器名称 仪 器 用 途

镊子 滴管 载玻片 培养皿 烧杯 碘酒 裁纸刀

夹取实验材料 吸取少量液体 放置切片标本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盛放液体 染色 切割洋葱

吸水纸 吸取多余的水分

2、你知道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吗?

答:(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它细胞协调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3)新的细胞由老的细胞产生.

3、举例说明细胞的作用.

答:(1)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2)神经细胞有传导和产生兴奋的作用;(3)淋巴细胞有免疫的作用;(4)表皮细胞有保护组织的作用;(5)视网膜细胞有感光的作用;(6)细胞具有遗传作用;(7)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怎样计算的?

答: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

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4、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 二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

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

3 / 10

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

化变色.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第一步是物理变化.第二步是化学变化.

4、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三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

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麦芽糖. 2、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紫色).产生了一种蓝紫色的新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

饭和淀粉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哪些食物含有淀粉?(记忆) 类别 含有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 食物名称 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四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涩.易溶于水.白醋的特点:无色的液体.闻上去有一

股酸味.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

于(化学变化).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

色透明).

4、(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

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时也有二氧化碳产生.

5、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答:可以用作灭火剂.人工降雨.生产碳酸饮料.做舞台美化效果等.

五 铁生锈了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棕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

(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4、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增大(8倍).

5、为什么铁在潮湿的地方比在干燥的地方更容易生锈呢?

答: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器比在干燥的地方的铁器更容易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器比在干燥的地方更容易与水接触.

六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

(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

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七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4 / 1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h0vo1933c77t6k14pg60zn011onzd01ag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