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株洲市 2019 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
生 物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共 8 页,35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限时: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1-20 题每小题 1 分,21-30 题每小题 2 分。) 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B.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 C.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完全不同
D.真核细胞既有 DNA 又有 RNA,而原核细胞只有 DNA 构成的拟核 2.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B.模型构建: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同位素标记法: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3. 下列关于酶、ATP 以及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一定含化学元素 C、H、O、N,三者水解都能产生相对应的单体 B.ATP 与核酸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不同酶的催化 C.酶与核酸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 ATP 直接供能
D.少数酶是核酸,核酸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直接控制性状 4. 下列关于生物膜以及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能否通过核孔取决于其直径与核孔孔径的相对大小 B.质壁分离与复原是水分子顺溶液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C.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 D.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统称为生物膜 5. 下列与蛋白质相关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一定都具有蛋白质
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功能一定是作为载体或者通道蛋白
C.蛋白质结构之间的差别一定由氨基酸的 R 基团不同决定
D.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核酸碱基发生改变一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
6. 呼吸作用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 NADH
(即 [H])分解产生的 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 H+浓度增 加,大部分 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 ATP 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图中①是具有 ATP 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
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7. 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所有生命活动均需要细胞呼吸供能
B.根瘤菌能够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脂肪的氧化分解可以提供较多能量是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 D.细胞内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8.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在分子层面的解释,正
确的是
A.细胞凋亡是基因正常表达的过程中断所导致的
B.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 DNA,使其产生原癌基因 C.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衰老的原因是 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损伤
D.细胞分化过程中 DNA 不发生变化,因此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发生改变 9. 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
, 氧气量 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A 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 C5 的量将增加, B 点之时 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
用速率
B.在 5?15min 内,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是因为 CO2 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
差值减小。
C.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
其内
部原因最可能是底部叶片衰老酶活
性降低
D.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8 O 标记的 O2,可在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的淀粉。
18O 最短的转移途径是 18O→C18O→(CHO)
222
10. 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
M 基因和 R 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 3 个氨基酸的 DNA 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 为 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 M 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基因 R 转录时以 a 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 mRNA C.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 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GAG
D.若基因 M 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11. 核糖体R NA(rRNA)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进一步成熟,
rRNA 参与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 A.rRNA 的合成需要核 DNA 做模板 B.原核生物中也有合成 rRNA 的基因
C.mRNA 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缩短一条肽链的合成时间 D.rRNA 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12. 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 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
而引起 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 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 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 号为该病携带者,5 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2/3 C.1 号和 2 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3/8 D.该病可通过测羊水中酶的活性来进行产前诊断 13.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技术的叙述和分析,错误的是
A.单倍体植株可能具有育性
B.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C.四倍体马铃薯花药离体培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一定得到纯合体 D.欲获得显性纯合体,单倍体育种一定比杂交育种所需的时间短 14.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一个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不发生改变,则基因频率也不会变 B.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高度不育,说明四倍体不是新物种 C.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