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不仅忙起来,而且知道怎么干,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课前预习
1、明确要求——学习新课之前,学生专门拿出时间充分预习。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各学科学习内容的多少、难易具体来定。在老师的引导下搞好预习,要提出明确要求:(1)、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边读、边记、边用不同的符号?圈连勾画?;(2)、慢读、细读、反复读,要有主动学习的动机,要带着老师布臵的任务去预习。
2、预习思考——预习成败的关键是思考。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学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学生感到预习不太起作用,说明学生没有认真思考,没有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高质量的问题?是学生预习理解深入的标志。通过预习,学生就可明白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就会找出哪是基础点,哪是模糊点,就为听课做好了充分准备。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树立信心,要有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强大心理力量,从而保证良好的预习效果。另外,学生预习时,老师要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预习的不良习惯,从而督促学生搞好预习。 3、探究领悟——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大胆自己动手解决,可以通过自我研究、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种种方式来解除困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结束后,老师必须检测预习情况。老师可通过提问、上黑板听写、检测等方式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促使学生充分预习,最
9
大限度地掌握预习的知识。另外,老师要通过检测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发现的问题,了解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难、比较容易混的地方,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模式和内容。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学习变得主动,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益。 (三)、专心上课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间休息时,先准备好下一节课的课本、文具等再活动。休息要充分、文明,不可追逐跑跳、剧烈活动。然后提前一分钟回到教室,对本科上一节课内容做简单回顾,提前进入学科思维。
2、坐姿端正,调节状态——起立时,要挺胸抬头,从心理上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做到精神饱满;还礼问候老师时,要声音宏亮,振奋精神;坐下后,暗示自我?本节课要做个最好的自己?,并端正坐姿。 3、紧跟老师思维,主动思考,积极回答——调动每一根神经,全力捕捉老师的每一个知识信息和思维信息,做到眼随老师走,脑随老师想,多思善想,主动听课。不只听老师的声音,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看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要借助老师的问题情境,质疑问难,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拓展解题思路,创新解题,注重一题多解,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的观点。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展开讨论,并踊跃回答,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我风采。
4、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处理好听和记的关系——课堂上要以听为主, 以思为主,但为了克服课后?一听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
10
错?的问题,必须记好课堂笔记作为辅助。要记要点、记规律、记方法,课后再详细整理,切不可因记笔记而影响了听课。
5、全神贯注,自我提醒——听课要全神贯注,专注于课堂全过程。遇到困难或失去兴趣,思想要开小差时,要及时纠正。不理解的问题暂时放过,课后解决,不可打断思路,因小失大。思想要开小差时,可扫一眼桌面上的座右铭,并再次端正坐姿或采用其它适当方法提醒自己。
6、做好小结,记好?备忘录?——充分利用老师留下的3-5分钟时间,梳理课堂内容,总结规律方法,当堂内容当堂落实,并把老师布臵的作业以及课堂疑点记在?备忘录?上。 (四)、学案导读(部分课选用)
成功地运用?学案导读式?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学生以主人地位,更多地给学生以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可有目的的根据课型选择?学案导读式?教学。
教师在吃透新课标(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前提下,研究学生的思维训练方法,研究学习内容的本身特点,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出由易到难、不同的问题和训练题目,精心设计出预习学案。 1、充分预习,积极思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预习,找出难点和疑点。通过做预习学案,进一步巩固知识,并发现问题,确定重点、易混点,积极动脑思考研究。从而为听讲或与老师、同学讨论做好准备。
2、共同探索,答疑解惑——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学案,了解
11
学生预习情况,明确学生的难点、重点、易混点,然后通过恰当点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方式答疑。
3、强化训练,完成跟踪练习——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学会了解题方法、技巧和规律之后,根据老师设计的跟踪练习,强化训练。通过完成跟踪练习,全面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五)、规范训练 (A)、规范作业、练习
1、复习小结,巩固知识——作业、练习前要拿出5—10分钟复习巩固有关内容:强化知识记忆,熟悉例题解答,总结规律方法,从而形成知识的局部网络。这样,知识系统,规律明确,方法熟练,作业、练习就会顺利。
2、深入思考,独立作业——作业是思考的锻炼,也是习惯的养成。通过作业要培养学生会动脑的思维能力、勤动脑的习惯意识,使学生在作业中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考虑几种新的解题方法的习惯,并独立运用到作业中去。如果懒于思考,日久只会抄袭或变相抄袭别人的作业,使知识不巩固,能力形不成。
3、书写认真,步骤规范——字要一笔一画地写,不准用涂改液,不准乱涂乱画,有错误用尺子画两条直线划去;步骤要合理,该几步就几步,该几点就几点,思路条理清晰,力戒杂乱无章。
4、规定时间,限时训练——作业按时完成后,及时上交。这样在单位时间内规范完成既定任务,正是对过程的规范。通过强化时间观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