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6
用药错误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 妥善报告药物 药物的放置符合药物存储要求,专柜(专屉)、分类、原
包装存放(在使用前不能去掉包装和标签);高位药物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识。留存基数的品种数量宜少不宜多。
(2) 杜绝过期药物 坚持“先进先出”、“需多少领多少”的原则,定时清
理,及时更换过去药物,报废过期药物。
(3) 杜绝不规范处方与口授处方(非紧急情况下),及时识别和纠正有问题
的医嘱,从源头杜绝或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4) 正确执行医嘱 做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患者、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
和正确的方式给药,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5) 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坚持“三查八对”,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6) 用药前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及药物,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倾
听患者主诉,如有疑问,停止用药,再次查对无误,方可执行。 (7) 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临床药学知识,提高用药水平。 【处理措施】
(1) 发现药物错误或用药对象错误后,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报告医师和护
士长,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2) 发现输液瓶内有异物、絮状物,疑问真菌或其他污染物质时,立即停止
液体输入,更换输液器,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抽患者血样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抗真菌、抗感染治疗等。 (3) 保存剩余药物备查。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完善各种记
录。采取补救措施过程中,尽量不惊动患者,避免正面冲突影响补救措施的实施。
2013-8-6
(5) 妥善处理后选择时机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取得理解和配合。 (6) 如患者和家属有异议,在医患双方在场时封存剩余液体,及时送检。 (7) 当事人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及时讨论、分析,针对事件
引发原因进行整改,根据情节和患者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护士长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护理部等职能部门。 【应急处理程序】
用药错误→停止用药→报告医师、护士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患者或家属有异议封存药物送检→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报告。
2013-8-6
护理不良事件处置流程
评估护理不良事件 1.初步评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2.详细评估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及当事人当时状况 3.评估者对不良事件的防范和处理提出初步建议 1.逐级报告护士长、科室负责人、护理部及相关 报告不良事件 部门,与医师沟通 2.报告形式可采取口头、书面、网络等 3.报告内容:时间、地点、当事人、事件发生经过、原因及后果、报告人等 4.报告时间: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应及时报告护理部,于1—3日内提交书面材料;一般不良事件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于7日内提交书面1.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控制损害程度,尽量 处理不良事件 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2.有医疗争议的事件应妥善保管有关证据,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双方共同封存 3.涉及纠纷时上报医疗安全办公室,必要时报告保卫科控制事态发展 1.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和情节,护士长应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后1—3日内、一般不良事件发生 总结反馈 后7日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查明原因,明确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上交护理部 2.护理部对不良事件组织讨论,提出整改与防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