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 144.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投笔从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间乎?”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将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练武,直到练成才对他叔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风破浪”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宗悫真的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145.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簪笏,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146.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宝树: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别的子侄都不能回答。只有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有出息的后代像馥郁的芝兰和亭亭的玉树一样,既高洁又辉煌,长在自己家中能使门楣光辉。一般指很有出息。谢家子弟确实是这样一次次安定
与挽救了东晋王朝,忠诚高洁,勇敢睿智,可称为谢家之宝树。
——孟氏芳邻,孟母三迁的故事。 147.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叨陪鲤对,指来日将接受父亲的教诲。 【引申】孔鲤
——孔鲤是孔子的独子。出生时,鲁哀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便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鲤比孔子先故,一生无建树,因为是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候”,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孔伋(孔鲤之子)继承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著《中庸》等儒家经典,被元帝封为“沂国述圣公”,孔氏子孙尊为“三世祖”。 148.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杨意,即蜀人杨得意,西汉人,为汉武帝掌管猎狗的官,称“狗监”,举荐司马相如。史书记载:“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
——凌云,此处指司马相如的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闲意。”
【引申】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148.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149.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兰亭,王羲之等人的兰亭集会。详见《兰亭集序》。 ——梓泽,金谷园的别称,为西晋石崇所建,极为豪奢。 150.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潘江陆海,“潘”为潘岳,“陆”为陆机,二人都是晋朝人,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后“潘江陆海”可形容人在诗文方面的才华横溢。
(十七)《逍遥游》 151.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15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晦朔:①晦:阴历每月末的一天;朔:阴历月初的一天。②农历一个月。③指早晚,旦夕。④指阴阳交相变化。 15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十八)《陈情表》 154.《陈情表》
——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155.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引申】鳏寡孤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