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第十届“与课改同成长”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类别:语文学科论文
单位:小学
姓名:梁 X X
电话:134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摘要]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传承文明的必备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打破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师生的“作文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人基于自己的教学经历,反思总结,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的意义和写作难的现象原因进行研究,并从激发兴趣、阅读积累、多样评改、尊重个性四个方面提出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 写作能力 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许多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思考的热点话题。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谈谈对培养小学生学做能力的见解。
一、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意义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层次和生活积累沉淀。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从小就培养其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兴趣,更能熟练、顺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其次,写作对于小学生是新型的事物,是从动到静,由表及里的转变,作文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认知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积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社交能力。
最后,宏观上讲,写作是一种文化艺术,一篇好的文章,不但是作者的成就,也是对全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贡献,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小学生写作难的现状及原因
(一)小学生写作难的现状
老师费时费力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一听到作文就害怕,“作文难”几乎成为每个小学生的困扰,主要表现在:
1、缺乏写作素材,无内容可写。当老师布置题目后,学生往往苦于没有素材而发愁,几经周折,百思过后,陷入困境之中,发现仍然没什么好些的内容,于是东拉西扯凑字数,有的干脆三言两语结束战斗。
2、不会组织材料,不知道该怎么写。学生对于自己所积累的素材缺乏串联的能力,对必备的表达技巧所知甚少,于是表达混乱,“流水帐式”的作文屡见不鲜,作文无关紧要的东西一大堆。
3、内容假大空,写得不具体、不生动。不会取舍材料,跟着范文照搬照套,天马行空,语言空洞、乏味,整篇文章空话、假话、套话,加上语文素养薄弱,用词不准、词不达意,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想写的想法,缺乏真情实感。
- 1 -
(二)小学生写作难的主要原因
老师在作文教学上付出不少,学生也知道知道作文的重要性,但为何就是作文难写难教、效率低下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语文积累不够。有些学生虽然很认真的对待作文,也想写出好作文得到大人的赞可,可是由于平时积累少、练习少,一些要求掌握的字词句没有掌握或是掌握了不知其义,语言文字积累不足造成学生有话不会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写起作文来词不达意。
二是生活经验单调。作文是学生认知世界并用语言表达的过程,学生由于年龄少,对外界接触少,学习生活单调,缺乏情感体验和事物的认知,使得写作文时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没有自己的话,作文也就成了模仿摘抄他人语句拼凑起来完成任务。
三是观察能力薄弱。写作文需要有素材,而素材往往源于生活,源于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小学生的观察还不细致,注意力还不集中,没有掌握必备的观察方法,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不深,无法发现身边可以写的素材。
四是缺乏写作兴趣。作文由于难度大、有字数要求,在写的过程中往往又无从下笔,长期以往,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丧失信心,一听到作文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避之不及,面对老师的任务只能草草了事。
三、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写作兴趣,提倡多形式教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因,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克服他们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记得在教学生人物描写时,为了避免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都是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我就在上课前先做几个动作、扮几个表情,学生纷纷问“老师您怎么了?”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和学生一起交流自己所看所想,最后结合自己对老师认识写一篇《我最喜爱的老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有了丰富具体的体验,让他们有了自己可写的话,最后他们写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性鲜活的老师。
还有一次,我让他们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好几天他们都写不好。后来我带他们围绕学校走一圈进行观察,并适机点拨指导,回来后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成文,一下子就完成了这次习作。
在教写读后感的作文时,我组织他们到学校图书室边看书边写,轻音乐把他们带进了书的世界,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迸发出写作的灵感。
- 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