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那点事
主要介绍内容
“风水”的基本概念介绍“风水”中的“理论”怎么看“风水”
什么是风水
“辞海”: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辞源”: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旧时迷信,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现代汉语辞典”修订本: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式,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
风水三大原则
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
五行相生相克
主要风水流派
“形势宗”
–“形势宗”又称赣派、形法派、峦头派和北派。该派学说注重在山川形势的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形势法主要作为择址选形之用。
“理气宗”
–“理气宗”又称闽派、宗庙派和理法派。该派注重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其考虑的因素包括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八方、八卦九风、三元运气等。理气派偏重于室内外的方位格局。罗盘是理气中的主要工具
风水术语(1)——气
“气”是风水学的核心,“气”是生发万事万物的根源,“有气”的地方才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为“吉地”,风水最终目的就是寻找能够集聚或生发“气”的地点
《黄帝内经》中说气是“天复地载,万物具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郭璞《葬经》认为气是阴阳结合体,成为风,升为云,降为雨,到地中就成为“生气”。气是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
风水术语(2)——龙
风水学把山脉比喻为“龙”,把山脉的延绵走势称为“龙脉”,山脉的起止形势的考察称作“觅龙”,风水中的“寻龙捉脉”、“寻龙望势”都是“觅龙”过程
龙有“干龙”和“支龙”之分,有大师认为,中国分“北龙”、“中龙”和“南龙”,三大“干龙”起点均为昆仑山,由“祖山”、“少祖山”、“父母山”、依次传递,越靠近起点生气越老,越靠近海边生气越嫩。
平地也有龙脉,不如山地明显,利用未地形和水流,“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
“觅龙”就是寻找能够传递“生气”的山脉,来龙深远,去脉奔腾的山脉才好,风水对此设置了一系列复杂细致的规则。
风水术语(3)——砂
“砂”也指山体,“龙”指高大的主要山体,“砂”是“龙”旁边的小山丘。风水认为仅有“龙”还不能成为吉祥之地,需要各种“砂”来拱卫和呼应,没有“砂”“龙”很难聚“气”。
“察砂”就是对周围山体的考察,在“察砂”中最重要的为“四神砂”,就是吉祥地的左右前后的四个小山。以四方星宿(四宫)命名。青龙(位于吉祥地之左)白虎(位于吉祥地之右)朱雀(位于吉祥地之前)玄武(位于吉祥地之后)
风水术语(4)——水
吉祥地点离不开水,风水学认为“龙”迎气生气,“砂”聚气藏气,“水”能载气纳气。河流作为传递生气的通道。
“观水”是风水手法,包括对水的来源、走势和质量的考察。
吉祥之地的“水”应该与“龙”和“砂”一起,对该地点造成重叠、内敛向心的作用
“水口”是指两条河流汇合以后从山之间流走的地点,来水的水口为“天门”,去水的水口为“地户”
风水术语(5)——穴
风水认为吉祥地往往是一个范围,而“穴”则是吉祥地中最吉祥的那个点。“生气”就是从这里冒出来的。
“点穴”就是指综合考虑山水状况之后,准确找到“龙”“砂”“水”后最完美的那个点,站在这个点上,人们有丰富的心理感受。
在寻找“穴”的过程中,可以考察土质的好坏判断该点的旺衰
“穴”一般成为核心建筑的基址,如城镇主街的交叉口,都城的朝殿,周郡的公厅,宅舍的中堂
风水术语(6)——向
“向”就是建筑方向,早期“向”以采光、背风、排水为主要因素,逐步将建筑与五行相生相克引入,并逐步形成将八卦、五行、干支等因素综合起来推算,这种演变形成理气宗。
风水选择条件
以“生气”为核心,以“藏风”、“得水”为条件。
“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风水师的主要工作是寻求能够藏风、得水、具有生气的吉地。
“风水”的“理论”
易经与周易三才学说
大地经络系统五行学说中和观
五向、八方、十二宫
风水系统理论——郭璞《葬书》现代风水观念
一、易经
《易经》传说为伏羲、文王和孔子所作,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为八卦,象征万物结构,代表天、地、雪、风、水、火、山、泽。用阴阳对立,相互消长,相互作用说明万物的形成与变化。
易有易简、变易和不易的意思,传说夏代的《连山》,商殷《归藏》,周代的《周易》都是易经的传本。易经分为“经”和“传”。
按照南怀谨之说,易经为诸家的理论基础。
一、易经(2)自然界尽其广大、人事尽其烦杂,最终归纳不外两大系统,阳性与阴性。代表阳(爻)性为阴(爻)性天(父、马)地(母、牛)雷(长男、龙)水(中男、猪)山(少男、狗)风(长女、鸡)火(中女、雉)泽(少女、羊)易经的理论目前还是得到充分肯定的二、阴阳学说——周易
阴阳概念体现中国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影响了医学、哲学、法学、宗教、音乐、政治等各方面。西周时代的《周易》,集中表现了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极其简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气”的产物,“气”代表能力、力、本源、元气等。
阴阳学说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互为根基,分两极,两仪立焉”
二、阴阳学说——周易(2)
阴阳关系是辨正的,变化的。古人认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所以神话无穷”
阴阳协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
阴阳生五气,五气化生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按照性质分属于水、火、木、金、土。这就是阴阳理论的核心
二、阴阳学说——周易(3)
风水中广泛利用阴阳学说,如山为阳,水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温度高、日照多、地势高的地方为阳,反之为阴;生为阳,死为阴等等。
《庄子》认为宇宙之中,形之最大者为天地,气之最大者为阴阳。
三、《三才》与天人合一观
西方地学认为宇宙间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没有生命的有机界。而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天地人之间组成一个整体的循环、轮换、新陈代谢的系统,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三才”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大自然的生命在于阴阳结合,阴、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阴、阳结合则为太极,它是生命的种子。
三、《三才》与天人合一观(2)
天地之间关系
–按照《周易》的思想,天地想通,有天理则有地理,如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天有象,地有形。
–风水师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地河岳就是天上的星辰,如天东有苍龙在九天,谓之苍天,其下即为东岳。中有北极为均天,其下即为中岳。天上有天河天汉,地下有长江大河。
三、《三才》与天人合一观(2)
天人之间关系
–天人之间关系为“天人一理”
–其一:天与人想通,就好像形与影的关系,“循天理诚为地理之根”,做好事的人天报以福,做坏事的人天报以祸。
–其二:“天人感应”,以汉代董仲舒为主要代表认为,天人一体,相感相应。自然界的现象,都是天神意志的表现,灾异怪变以及吉利瑞祥都是天受感应后施加于人的奖惩。
三、《三才》与天人合一观(3)
人地之间关系
–人与地的关系最为密切,人本身就是在地上生活,人们择地而居,选择较好的地理环境。风水中认为,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的好坏决定人的荣辱。同时不好的地通过人工调整可以得吉避凶。
天、地、人之间关系
–“人与天地同”(《吕氏春秋》),人有主动性,能效法天地,但不能改变天地。
三、《三才》与天人合一观(4)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想通观点”(知性则知天)和董仲舒的“人副天数”(以类分之,天人一也),到宋代张载和二程(程颢、程颐)发展了孟子学说,达到新的水平,主要内容包括:
––––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服从这些规律。
人性即为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
四、大地经络活体观
经络学产生于中国的远古时代,其后不断与中医经络学互相渗透。
达到经络活体观,是以大地像一个庞大的生物体一样的认识。“天地一大生命,人身一小生命”风水中提出“大地有如人体”的说法,郭璞提出“大地生气论”,认为大地中沿山脉的走向有生气流动,像人体的血液。
目前的地球生物学中认为,大地经络活体观有一定的科学性。
五、五行学说——风水基本理论(1)
五行的起源时间说法较多,目前比较完整的描述在《尚书·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碱,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幸,稼穑作甘。
因此,五行的概念并不是五种基本物资,而是五种基本的关系程序。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关于世界万物相生相克思想,是一种世界关系普遍系统论,其中“五”是指五种自然物质,“行”是指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物质的关系与运动变化。
五、五行学说——风水基本理论(2)五行的属性:–五行学说以整体思辩方法将自然界各种事务与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与研究,并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事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如五行五向五季五色五音五气五化五味五星五行五数木火土金水东南中西北春夏长夏秋冬青赤黄白黑角徵宫商羽风署湿燥寒生长化收藏酸苦甘辛咸星日地辰月木火土金水八七五九六五、五行学说——风水基本理论(3)五行与方位、季节、色彩和四兽的关系是风水的重要手段。南夏红前朱雀(火)青春东左青龙(木)中央黄后土右白西秋白虎(金)后玄武(水)北冬黑五、五行学说——风水基本理论(4)
五行基本生克原理,成为风水吉凶的准则之一
–相生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相克关系不是绝对的,若木盛而金微,则金不能够克木;若火旺而水至少,则水为火所消。
六、中和观——风水观念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风水的重要观念。以“中和”为万物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同时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的表现。
风水的中和观来源于《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中。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七、风水常用手法(1)——
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
风水中采用的是阴阳五行观,阴阳观是众多分支的理论基础,而五行是阴阳的分枝。风水中的手法主要是五行相生相克原则、五行配五向、八卦四方分八方、黄道十二宫按五行分十二向。
七、风水常用手法(2)——
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
五行与天干配合
–木:甲、乙;甲木(阳)为森林大树、
乙木(阴)为小树花草
–火:丙、丁;丙火为太阳,丁火为灯火–土:戊、己;戊土为大地,己土为田园–金:庚、辛;庚金为斧,辛金为首饰–水:壬、癸;壬水为大海,癸水为雨露
五行与地支配合(略)
七、风水常用手法(3)——
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
五行修王论
–汉代有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提出王、相、休、囚、废五气–王:处于旺盛状况–相:处于次旺盛状态–休:退休,休息,不管事–囚:衰落,被禁锢
–废:被克制而废,无用,无生气,死亡
七、风水常用手法(4)——
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
按照《淮南子·地形训》五行休王论中五气与五行的关系为:
–木王、水相、火休、金囚、土废–火王、木相、土休、水囚、金废–土王、火相、金休、木囚、水废–金王、土相、水休、火囚、木废–水王、金相、木休、土囚、火废
七、风水常用手法(5)——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五行休王论与四季关系–五行休王论主要是风水术推算吉凶,也是根据主人的八字推算,实际上是给人算命,从此看风水术从理论到方法都与算命术紧密相关。木火金水土春王相囚休死夏休王死囚相秋死囚旺相休冬相死休王囚四季囚休相死王七、风水常用手法(6)——
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
山形的五行
–木山:山形圆滑耸拔,直刺天空。此行可以代表树干–火山:形如一团烈火。因其酷似毛笔,通常称为文笔峰
–土山:形如平坦的房顶,或“几”字。即顶部平台,山坡陡峭的突出体。
–金山:山形高大,顶部圆滑没有尖棱锐角,形如巨大的球体。
–水山:形如水波或活蛇。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山丘连缀而成。
七、风水常用手法(7)——
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
在山的五行分法的基础上,风水师更多的使用山形的九分法(九星)
–––––––––
贪山:木山的变形(北斗七星)巨门:土山的变形(北斗七星)禄存:土山的变形(北斗七星)廉贞:火山的变形(北斗七星)文曲:火山的变形(北斗七星)武曲:金山的变形(北斗七星)左铺:木山的变形(七星左)右弼:金山的变形(七星右)破军:金山的变形(北斗七星)
七、风水常用手法(8)——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风水术利用八卦表示方向,以先天八卦用于明理,以后天八卦用于推气,风水主要用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坤震离兑乾巽坎艮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后天八卦西南东南西西北东南北东北七、风水常用手法(9)——
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
黄道十二宫也称地支,用以反映十二方向的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二十四山,也称二十四方位,九星在天上移动,二十四山在地上感应,二十四山包括四维、八干、十二支。二十四山配五行。
–四维:乾、艮、巽、坤卦
–八干:天干中甲、乙、丙、丁、庚、申、壬、癸八干–十二支:地支
六十甲子细分方向
八、风水系统理论——郭璞与《葬书》(1)
《葬书》是风水的经典之作,风水流派较多,但风水的理论方法都出自郭璞的《葬书》,在现存的古书籍中最早见到“风水”也始见于《葬书》
–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成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经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八、风水系统理论——郭璞与《葬书》(2)
《葬书》的主要论点
–提出“气”、“生气”风水概念
–“气”、“生气”造成某地比其他地方吉祥–如何获得“生气”
?乘气说、藏风得水说、形势说、四灵说、方位说
–得水比藏风重要–福癊反气说
九、现代风水观念
环境与风水相结合万物有灵与风水关系地方文脉与风水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十、风水师主要工具——罗盘
风水师通过山、水等要素的判断吉地的最终程序为判断建筑的“向”,而罗盘是判断向的工具。
罗盘集阴阳、八卦、五行、河图洛书二数、天星卦象之形的大乘。
罗盘类型很多,最多的能有四十多圈。罗盘分两大式,沿海式和内地式,沿海式以福建漳州、广东兴宁为代表,内地式以苏州和安徽之休宁为代表。
十、风水师主要工具——罗盘(2)
二十五层罗盘简介
–第一层“天池”,设置指南针。有水罗盘和汉罗盘之分。
–第二层“先天八卦”–第三层“后天八卦”–第四层“地支十二位”–第五层“坐家九星”,–第六层“二十四星名”,
?与二十四位相配,阐释天星下应的观念。有三吉、四贵、六秀之说。
十、风水师主要工具——罗盘(3)
–第七层:地盘正针
?罗盘中有三针三盘,地盘正针、天盘缝针、人盘中针。三盘都是二十四格,称二十四山。
?以子午的正中为正针;以壬子、丙午之缝为缝针;以子癸、午丁的中间为中针。
?缝针比正针的方向位作七又二分之一向西倾移,中针比正针的方向位作七又二分之一向东倾移。?三针指向不同形成不同风水流派。
?缝针由杨筠松发明,也称杨公缝针。中针由赖太素方面,也称赖公中针。
?风水认为正针定南北是纳地之气;缝针定南北是纳天之光;中针是三才之义。
十、风水师主要工具——罗盘(4)
–第八层:四时节气
?显示二十四节气,认为二十四对应二十四节气,每气分上中下三候,分七十二候,以阴阳消长,顺逆进退判断五远六气。
–第九层:穿山七十二龙
?以六十甲子、八干、四维组成七十二龙。风水师以此层与透地六十龙结合专论山岗的来龙去脉,推定凶吉。
–第十层:五家五行
?正五行、双山五行、八卦五行、玄空五行、洪范五行。
?一般以八卦、玄空五行立向观砂水;洪范五行观墓运;正五行、双山五行和洪范五行相配合,行龙定穴。
十、风水师主要工具——罗盘(5)
–第十一层:透地六十龙
?以六十甲子和二十四山结合,以缝针为准,定龙的纯杂。
–第十二层:平分六十分金吉凶
?以邵子先天六十四卦,去乾坤坎离四正卦,作用为判断冲和。
–第十三层:正针白二十分金
?以六十甲子再分一倍,与正针二十四山结合,判断盛衰。
十、风水师主要工具——罗盘(6)
–第十四层:人盘赖公中针–第十五层:天纪盈缩龙
?认为六十甲子对应天星宽窄不等,风水认为是迎天之气。
–第十六层:天盘杨公之气–第十七层:缝针百二十缝金–第十八层:地元归藏卦
?以六十四卦中坎离正兑四正卦,配四季二十四节气,推吉凶得失。
十、风水师主要工具——罗盘(7)
–第十九层:二十八宿界限
?表示二十八星宿的位置,推算凶吉
–第二十层:天元连山卦
?先天六十四卦除去乾坤坎离外,余六十卦配六十甲子,推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推凶吉。
–第二十一层:人元周易卦
?后天六十四卦,以雷风火地泽天水山结合,除乾坤坎离外,以六十卦配六十甲子,以验砂位凶吉,主要位相墓而用。
十、风水师主要工具——罗盘(8)
–第二十二层:浑天星度五行
?二十八宿有五行之分,配六十甲子,以和为吉。
–第二十三层:浑天星度凶吉
?以二十八宿与八干四维,十二支以正针定,决定凶吉。
–第二十四层:十二宫次定分野
?周天二十八宿占十二宫,十二宫配全国方位。如亥双鱼宫,卫分并州;….子宝瓶宫,齐分青州;等
–第二十五层:禽星界位
?表示二十八星宿在天体上的位置,用五行和名禽相配,定凶吉。
如何看“风水”
城市风水村落风水住宅风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