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58)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是为人的未来的完美生活做准备”这句话出自( )。 A.赫尔巴特 B.斯宾塞 C.杜威 D.卢梭
2.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 D. <教育论》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 )年公布。 A.1985 B.1986 C.1993 D.1992
4.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稳定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标 E.教学目标
6.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咨询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核心思想是( )。
A.终身教育思想 B.学会学习的四大支柱思想 C.学会生存思想 D.全民教育思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7.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8.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9.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0.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四、论述题(共20分)
11.结合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忽视人”的实际问题,论述什么是“尊重的教育理念”?如何贯彻这种新型学生观?
答:尊重的教育就是把人看作教育的出发点,坚持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并依据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 如何贯彻:
(1)尊重教育规律。教育必须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
(2)尊重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要用心去了解对方;师生间建立平等、自由、关心、鼓励、帮助地关系;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有独特个性的人;意识到自我尊重的价值。 五、案例分析(20分)
这个班的孩子真笨
某教师上完课回到办公室,给办公室的其他教师说:“三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都给他们讲了三遍,可他们还是听不懂。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而且主导了N次了,他们听不懂我有什么办法”。
分析:请针对上述教师的发言,请你分析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吗?
答:这位老师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
式、学习主动性、影响学生的个性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2)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表现在学生受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所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教师主导的结果是让学生从依赖向独立发展。(3)建立合作、民主、友爱、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的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善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案例当中,该教师认为自己讲课堂内容连续讲了三遍就等同于发挥了主导作用,显然是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错误认识,其做法也没有体现主导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