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中语文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培养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2.学会鉴赏古代小说的方法。
3.品味课文中大量典型的细节描写,领悟其在表现人物个性、推动情节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课文品析 三、重点、难点学习
1.贾府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2.由黛玉在贾家“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入手分析黛玉的性格。
3.为什么说王熙凤的出场时机是最佳时机?
1
4.《林黛玉进贾府》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贾宝玉的?
5.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是如何刻画的?
学习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chì)造 憨(hān)厚 簇(chù)拥 雕(diāo)梁画栋 B.笑靥(yè) 忖(cǔn)度 赦(shè)免 华冠(guàn)丽服 C.陪侍(shì) 顽劣(liè) 顾盼(pàn) 放诞(dàn)无礼 D.宽慰(wèi) 厮混(hùn) 呜噎(yè) 敛声屏(bǐng)气 2.下列各组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轩峻壮丽 华冠丽服 鬓发如银 B.腮凝新荔 鼻腻额脂 彩绣辉皇 C.顾盼神飞 孽根祸胎 甜言密语 D.浑世魔王 眉尖若蹙 鬓若刀裁 3.下列句子的方框里依次应填入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1)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 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2)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 着三个姊妹来了。 (3)你(黛玉)只以后不要睬他(宝玉),你这些姊妹都不敢 他的。 (4)好生奇怪, 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A.随便 围随 理睬 好像 B.轻易 簇拥 沾惹 倒像 C.随便 簇拥 沾惹 好像 D.轻易 围随 理睬 倒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
B.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 C.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D.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5.请填写下列外貌服饰语句所描写的对象。
(1)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
(2)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 (3)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
(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2
(5)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6)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花,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苦笑,即目 真 视而有情。( )
6.下面语句中画横线的部分,应选填的最妥当的一项是( )
临日,贾母带着蓉妻坐一乘驮轿,王夫人在后亦坐一乘驮骄,贾珍骑马率了众家丁护卫; ,并放些随换的衣包等件。
A.婆子丫环等坐几辆大车。 B.又有几辆大车,婆子丫环等坐。 C.又有几辆大车与婆子丫环等坐。 D.几辆大车,婆子与丫环等坐。
阅读两首《西江月》,回答7~8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遇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衤夸 与膏粱:莫效比儿形状!
7.这两首词用到的修辞方法是哪些,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对偶 借喻 引用 B.反语 对偶 比拟 C.夸张 比拟 比喻 D.反语 对偶 借代 8.对这两首词艺术手法的总体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寓贬于褒 B.似贬实褒 C.反文正作 D.避实就虚 二、课内阅读题(每小题2分,共8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
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练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 金丝八宝攒珠髻, 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 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 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风辣子’就是了。? 1.依次排列在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绾着 戴着 带着 系着 B.戴着 绾着 带着 系着 C.绾着 系着 戴着 带着 D.戴着 绾着 系着 带着 2.这段文字描写王熙凤上场,作者没有采用的写法是( )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侧面烘托 D.肖像描写
3.这段文字对王熙凤的肖像进行了具体细腻的描写,从内容上说,这个肖像描写( ) A.旨在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B.旨在表现王熙凤姿容俏丽。 C.旨在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D.旨在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4.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的这句话说明了( ) A.贾母对王熙凤没有好看法。 B.王熙凤在贾府没有地位。 C.王熙凤性格泼辣,话不饶人。
D.王熙凤是一个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3
答:一、1 2 3 4 5 6 7 8
二、1 2 3 4
第三课时
1.贾府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小说在随黛玉行踪介绍人物的同时也对贾府的环境进行了勾勒。宁、荣二府是受皇命“敕造”的,有皇帝御笔所提的匾额,而荣府室内陈设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贾氏对君主的忠诚和尊敬,贾家来往的宾客也都是豪门贵族。通过这样的环境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及社会地位。
2.由黛玉在贾家“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入手分析黛玉的性格。 年幼的黛玉丧母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姊妹扶持”,只好投奔外祖母家。过去就常听母亲讲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现在置身在其中,自己是外姓人,时刻小心谨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黛玉时时处处持这种态度是她寄人篱下的复杂心理表现。
3.为什么说王熙凤的出场时机是最佳时机?
安排在贾母、邢王二夫人出场之后,不让她与贾母等人同时出场。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邢夫人的儿媳妇,贾母的孙媳妇,独揽着贾府的家政大权。按她的身份,她应常在贾母身边随侍,她应该和李纨等人一样随贾母一起出场。但那样安排难以显示王熙凤的特殊地位和她的性格。因此,经过精场安排在黛玉与外祖母等见面叙谈之后,使她能单独出场、单独活动来自我表现,显示其地位的重要以及她与众不同的性格和才干。
4.《林黛玉进贾府》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贾宝玉的?
贾宝玉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的描写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出场前的侧面勾勒。出场以前,通过侧面描写介绍了一般人对宝玉的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贾府内外有许多人都对宝玉持贬斥态度,这些贬斥其实恰恰说明贾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的,是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的。二是出场后的肖像描写。贾宝玉出场,在林黛玉客观的观察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而那“虽怒时而若笑,即目 真 视而有情”与“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又写出了贾宝玉善良的天性。作者从黛玉初识者的角度来刻画贾宝玉,就更多了一份真实与纯粹。三是《西江月》二词的总结。后人的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5.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是如何刻画的?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通过四个层次(写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活灵活现地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答案
一、1.C 点拨:A项的“簇”应读cù;B项的“冠”应读 guān;D项的“噎”应为“咽”。 2.B 点拨:A项,无;B项,额一鹅,皇一煌;C项,密一蜜;D项,浑一混。 3.B
4.D 点拨:此题考查短语的使用。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 5.(1)贾迎春 (2)贾探春 (3)贾惜春 (4)王熙凤 (5)林黛玉 (6)贾宝玉 点拨:此题在于通过分析人物外貌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6.C 点拨:从后句“并放些”东西来看,填入句应是“大车”作主语,故排除A;从上句来 看,突出顺序,故填入句应有“又”字,比较 B.C,应选C项,“与”给。 7.D 点拨:似贬实褒,因此,用了反语;“纨袴与膏粱”是借代;对偶明显。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