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2017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其答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0:29: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思有何异同。(3 分) 答:

18.本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生动活泼、自然通俗,请你在③④两段中任选一句简要赏析。(3 分) ....答: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3 分) ....

题目一:有人说本文的题目可以改为“父与子”,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答:

题目二:如果你认为“父与子”和“对饮”两个题目都不好,请你为本文拟一个题目,说说你的理由。 答:

(三)阅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完成第20-22 题。(共9 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近年来,一个网络新词悄然进入人们的视线。网民把那些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种行为而在网上走红的人称为“网络红人”,简称“网红”。《2016 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调查统计,“网红”人数目前已超过100 万。有些年轻人将自己的“锥子脸、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形象放在网络上,赢得大量点击率,成为“网红”。很多年轻人把成为这样的“网红”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么,什么人才是真正的“网红”?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上,“95 后”奥运选手傅园慧赛后接受记者采访。她率真的表情和语言,被网友编辑成为表情包和语录,一夜之间红遍了网络。有网友评论说,傅园慧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正是对享受体育运动的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是体育运动中最能打动和感染人心的一种力量,这势必会让更多人理解竞技体育,热爱体育运动,用开朗自信的态度面对人生。

还有一类人也是“网红”,比如“最美妈妈”吴菊萍。两岁女孩突然从10 楼高空坠落,刹那间身为路人的她毫不犹豫冲过去,徒手抱接。孩子得救,她的手臂却被撞成粉碎性骨折。事后吴菊萍一脸平静地说:“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吴菊萍的事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当天就有超过10 万的点击量。在考验面前不踌躇,这样的凡人善举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是我国遥感领域的专家,他讲座时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李小文身着朴素外套,脚蹬一双布鞋,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强烈反差。“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 万次。生活简朴、淡泊名利的背后,是辉煌的学术成就,“布衣院士”李小文令亿万国人感动。

傅园慧、吴菊萍、李小文……他们向社会展现了真善美,提供了正能量。【甲】追求美好,感受温暖,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更有希望。【乙】

必须提及的是,这些“网红”,不是制造出来的,不是炒作营销出来的。【丙】他们是不平凡的平凡人,是我们这个时代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网红”,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 时代精神。

9 / 14

20.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3 分) 答:

21.下面的一句话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2 分)

他们成为“网红”极其偶然,惟其偶然,才更真实;惟其不刻意,才见人格高度。 A.【甲】B.【乙】C.【丙】

22.真正的“网红”应该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结合本文,从当今社会公众人物中举一个例子,说说他(她)为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网红”。(4 分) 答: 五、作文(共50 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 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

题目一:近来微信圈里流传一篇文章,把“中国十大传统文化”进行排序,包括武术、中医、京剧、汉服、茶道、瓷器、围棋、书法、剪纸、刺绣。你最喜爱其中哪一种传统文化?请谈谈你的理由。

题目二:“城市共享”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近来,有一种“共享自行车”悄然出现在北京街头。这些“共享自行车”因为借还方便,价格公道,有益环保,受到市民的欢迎。但有些人却把“共享自行车”停进自家小区,破坏车锁,甚至拆卸零件。请你写一封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文明使用“共享自行车”。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准确得体。 (2)字数在150- 200 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 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

题目一:翻开这份语文试卷,你与孔子、毕昇、毛泽东等历史人物相遇;你同傅园慧、吴菊萍、李小文等现实人物相见;你和孙悟空、鲁滨逊、祥子等文学人物相逢。请你从这九个人物中选取一个,和他(她)进行交流。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题目二:请你以“我的长征路”为题目,完成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 800 之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0 / 14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1

一、基础·运用(共21 分)

1.答案:(1)C(2 分)(2)震撼(2 分,字形正确1 分,书写1 分)(3)A(2 分)(4)D(2 分) 2.答案:(1)C(1 分) (2)B(1 分) 3.答案:B(2 分)

4.答案示例:梅花,斗霜傲雪,象征着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菊花,不畏严霜,象征着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 松树,坚韧挺拔,象征着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评分标准:2 分。

5.答案:(1)自缘身在最高层(2)山河破碎风飘絮(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衡阳雁去无留意③马作的卢飞快 评分标准:共7 分。每空1 分,有错字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9 分) 6.答案:C(2 分)

7.答案示例:(1)就:靠近。(2)旋:随即、立刻。 评分标准:共2 分。每小题1 分。

8.答案示例: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 评分标准:3 分。

9.答案示例:简易神速(快捷、效率高)、贮存方便、节约成本。 评分标准:2 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2 分。 三、名著阅读(共10 分) 10.答案示例一:

“行动标准”选择第⑨条《论语》选择第一则

相通之处:孔子认为,“孝”表现为不让父母为自己的身体担忧(或关爱父母身体健康)。“能和父母共锻炼”既表现自己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也表现为对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答案示例二:

“行动标准”选择第⑧条《论语》选择第二则

相通之处:孔子认为“孝”表现为侍奉父母不仅要满足衣食所需,还要心存孝敬之意。“聆听父母聊往事”就能体现子女对父母内心的尊敬,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 答案示例三:

“行动标准”选择第⑥ 条《论语》选择第三则

相通之处:孔子认为“孝敬”父母难在保持愉悦的神色,不仅在心里“敬”,也应该表现在外表和语言上。“关爱父母说

11 / 14

出口”是希望子女能在语言态度上表达对父母的爱意,让父母领会。 评分标准:共3 分。对应1 分,解说2 分。

11.答案示例:七十二变最为神奇。孙悟空遇到银角大王,运用七十二变,化身老道士,得以换得真葫芦。 评分标准:共3 分,本领1 分,具体情节2 分。 12.题目一

答案:①B C A ②面包③做独木舟(晒葡萄干、养羊等)④教化星期五(教鹦鹉学说话、养宠物等) 评分标准:共4 分。每空1 分。 题目二

答案:①B ②D ③A ④C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 分) (一)(共10 分)

13.答案要点:①由图中可以看出,它们在黄道上的天文位置均等,把一年分为八个相等的部分, 能分明的标示出四季。②【材料一】中也明确提到“它们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评分标准:共2 分。每个要点1 分。

14.答案示例:清明(节)。【材料二】中提到在清明节会有扫墓、踏青和插花戴柳的习俗。【链接材料】里“芳树”“杨柳杂花”“梨花”“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描绘了春天郊游踏青的场景;“皆出城上坟”印证了扫墓的习俗。

评分标准:共4 分。判断1 分,结合【材料二】1 分,结合【链接材料】2 分。

15.答案要点:①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②历史悠久。③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④有助于扩大影响力,增强保护力度。 评分标准:共4 分。每个要点1 分。 【链接材料】参考译文

广阔的原野像集市(一般热闹),(人们)经常在开满花的树下,或者在花园里,排列着杯盘,互相劝酒。都城中的歌者舞者们,园子中、亭子中到处都有,将近傍晚才回去。……(很多人的)轿子用杨柳和杂花在顶上作装饰,从四面垂下来遮蔽着轿子。从这时起的三天里,(人们)都会出城上坟,只有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注:即清明节当天)最为热闹。节日的市场上会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的食品。慢慢地走进都城城门,(会看见)斜阳照在皇宫前的柳树上;喝醉了回到自己的小院,(能看到)皎洁的月光洒在梨花上。京城的军队和守卫人员,各自组成自己的(比赛)队伍,骑着马奏着音乐从城里出来,号称“摔脚”赛。他们的旌旗鲜明,军容雄壮,装备好,战斗力强,又是另外的一道景象啊。 (二)(共11 分)

16.答案示例:①大哥被父亲追打②父亲和大哥对饮 评分标准:共2 分。每空1 分。

12 / 14

2016-2017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其答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hnwp8vi8b9nplx1m54t1j03v4iv5u00ase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