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化学复习讲学稿第六章 第1课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1 23:40: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市八中化学讲学稿系列 第一轮复习 时间:Wednesday, April 13, 2016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第1课时 物质的溶解

班级 姓名

【中考要求解读】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形成过程;认识水溶液的主要性质。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说出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认识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4.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熟悉常见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5.学会使用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课堂练习】

1.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面粉、②白糖、③植物油、④纯碱、⑤白酒、⑥牛奶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全部 2.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洗涤水垢 3.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 C.火碱 D.蔗糖 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5.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人50g水中,现象最相似的是( )

A.CaO、CaCl2 B.CuSO4、NaCl C.CaCO3、BaSO4 D. NaOH、NH4NO3 6.右图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熟石灰属于易溶物

B.任何固体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C.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D.把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100℃溶液变浑浊

7.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食盐 B.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10克食盐 C.将10克食盐溶于90克水中所得的溶液 D.食盐与溶液的质量比是1:10 8.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

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 B.将蔗糖溶于水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加热高锰酸钾

9.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许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10.某同学欲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

颠倒了(1g以下用游码),那么实际上他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8.5% B.7% C.14% D. 8% 11.下列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取食盐4.5 g,水495.5 g,可配成医疗用生理盐水,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

- 1 -

市八中化学讲学稿系列 第一轮复习 时间:Wednesday, April 13, 2016

B.在100g水中溶解20g食盐÷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100g硫酸铜溶液中含有17g硫酸铜,若再往其中加入1g无水硫酸铜,并使其完全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8%

D.从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100g碳酸钠溶液中取10g溶液,则取出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现有1 000 mL20%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1.14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2.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氯化钠晶体 C.蔗糖 D.铜 13.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14.如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 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 能是下列中的 ( ) A.稀盐酸和铁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氯化钠

15、下列固体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步骤,不可以得到初步分离的是

A.氯化钠与泥沙 B.氯化钠与硝酸钾 C.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D.氯化钙与碳酸钙 16.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时,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17.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无法进行区分的是

A.固体:CaCO3、CuSO4、NaCl B.固体:NH4NO3、NaOH、NaCl

C.液体:植物油、酒精、浓硫酸 D.气体:CO2、H2、O2 18.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19.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20.某碘酒中碘的质量分数为4%,20 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____________g;20 g酒精可配制这种碘酒

____________g。(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1.从冰箱里取出含有少量晶体的葡萄糖酸钙口服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对于溶液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 22.某些物质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 而使溶液能导电。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 (填写微粒符号),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所以氯化钠溶液不显电性。 23.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或做法。

(1)、冬天建筑施工时往砂浆内掺入氯化钙以防冻。

- 2 -

市八中化学讲学稿系列 第一轮复习 时间:Wednesday, April 13, 2016

(2)、洗洁精易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3)、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4)、切过咸菜的铁质菜刀更容易生锈。 24..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B点代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20g水,会有 g氯化钠晶体折出。(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5、以下图示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丙图表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丁图表示氯化钠在某有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

甲 乙 丙 丁 请将甲图分别与上述其它曲线对比,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丁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 (2)由甲、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 。 因此欲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 方法

(3)由甲、乙得出: 也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陡斜程度。

26.右图昕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片刻后,U型管 中左侧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是 。若用 代替氢氧化钠固体,U型管中液面也 会出现同样现象。

27.某同学按照老师要求,配制20g 10%的氯化钠溶液,但是发现实验室没有纯净的氯化钠,只有含泥沙的

粗盐。经过与同学的讨论,打算按如下步骤配制溶液:

A B C D E F G 步骤一:粗盐提纯

(1)溶解:称取10g粗盐并加水溶解,需要用到上图中哪些仪器 。(填字母) (2)过滤:在该操作中上图缺少的关键仪器是 。

(3)蒸发结晶: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当 可以停止连续加热。 (4)在上述三步操作中,均需要用到仪器E,其作用分别是 、 、 。

- 3 -

市八中化学讲学稿系列 第一轮复习 时间:Wednesday, April 13, 2016

步骤二:配制溶液

(1)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 克,需要水 mL。

(2)称量:用天平称取提纯后所得的精盐,并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水。

(3)溶解:溶解时在烧杯中先加入 再加入 。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中所含的微粒有 (填微

粒符号)。(4)装瓶并贴上标签。 实验反思:

(1)若将20g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 mL。

(2)该同学配制的溶液经测定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下列哪些原因可能引起该误差

A.提纯后所得的粗盐不纯净,仍然含有可溶性的杂质 B.量取水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C.溶液配制好后装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洒到桌面上 D.称取固体时最终天平指针偏左

28.高锰酸钾是日常生活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又称为“PP粉”。它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取少量固体放入研钵内研磨.做如下图实验。

试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填空。

(1)步骤②将少许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后得到 色溶液,其中振荡的作用是 。 (2)上述实验中,步骤 (选填实验步骤的序号)说明物质是可分的;步骤④中溶液 几乎变为无色。溶液中溶质微粒 (选填“是”或“不是”)变得更小了。 (3)将步骤②所得溶液的一部分倒入U型管内,再加适量水,接入右图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

发现灯泡发光,这是由于高锰酸钾溶于水时生成了 的缘故。过一段时间后,在与电源相连的两电极区域溶液的颜色深浅出现差异,这又说明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由 (填微粒的符号)决定的。 29、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若用5.6g无水硫酸 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计算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硫酸铜全部溶于水,计算时保留到0.1%)

- 4 -

过氧化氢溶液68.0 g +

二氧化锰 1.0 g 至质量不再减轻

剩余的混合物 67.4 g 市八中化学讲学稿系列 第一轮复习 时间:Wednesday, April 13, 2016

18.(1)1.0, 1.6 (每空1分,共2分)

(2)设68.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1分)

68 32

x 1.6g 68:32 = x : 1.6g (1分)

x = 3.4g (1分)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4g/68.0g ×100% = 5.0% (1分)

(3)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6g / (67.4g— 1.0g + 5.6g) ×100% (1分) ≈ 7.8%

- 5 -

1分) (

搜索更多关于: 中考化学复习讲学稿第六章 第1课时 的文档
中考化学复习讲学稿第六章 第1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hptd4fcou5nrao1skq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