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貌地质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7 19:21: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知识讲解

内力作用与地貌: 1. 褶皱与断层: 地质构造 成因 岩层变化 与地貌 地形倒置 实践 意义 石油、天然气储藏区;隧道的良好选址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背 斜 “背斜成谷”:岩层向上弯曲形背斜顶部因受成山岭,中部岩层张力,岩体断裂地壳水平运动老,两翼岩层新 破碎易受侵蚀成谷地 产生的水平挤压力 力 “向斜成山”: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槽部因受向斜,中部岩层挤压,岩性坚新,两翼岩层老 硬,不易被侵蚀 成山岭 岩层 变化 向 斜 底部低凹,易积水。 地质构成因 造 构造地貌 实践 意义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原因或依据 地下水沿断层线出露,岩层破碎易被侵蚀成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断 层 岩层断裂且大断层形成裂谷或陡地壳水平运动产两侧岩层沿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生的水平挤压力断裂面有明体,形成断块山地,相和张力 显的相对位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狭移 长的凹陷地带。

(06年上海高考题)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 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 ③处的地形属 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处 (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分布地区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侵蚀 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波德平原和东欧平原的波状丘陵 普遍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流水 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侵 侵蚀 漠”、“石漠化” 蚀 作 流水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用 溶蚀 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冰川 冰斗、角峰、“U”型谷 侵蚀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流水 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沉积 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沉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积 风力 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作 沉积 用 冰川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沉积 地貌 固结成岩 形成沉积岩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回答下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

一、选择题(44分)

图10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回答1-2题。

1.当该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时 ,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地最易发生泥石流 B.乙地最易发生滑坡 C.丙地最易发生河水泛滥 D.丁地最易发生旱灾 2.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减弱,则可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材料,完成3-4题

3.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4.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岩 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

图8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5题。

5.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6.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区域先后发生了(),形成现在的地质构造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下图Ⅰ是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示意(局部),图Ⅱ是该河流甲河段径流构成及变化。读图Ⅰ、图Ⅱ,完成下题。

7.甲河段北岸的流水作用表现为

A.侵蚀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大 B.侵蚀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小 C.堆积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大 D.堆积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小 8.河流补给水源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搜索更多关于: 地貌地质练习题 的文档
地貌地质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hshv7lj6w6m3qo9y5n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