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石器时代 用石斧等工具在巨大木材上凿成凹形,制成独木舟 唐朝舟船采用了钉接榫合的连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代唐宋时代 造船修船开始使用船坞,并普遍使用罗盘针。造船业及船舶使用人群多集中在东南地区 除了官方船厂之外,民营船厂的规模也很大。发达的造船技术为海明清时代 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发达的漕运系统奠定了基础 1865——1866年,清政府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学习中国近代 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试造“蒸汽船”“铁皮船”,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也是中国造船业近代化的开端 新中国的造船业迅速发展。乘坐豪华邮轮旅行成为潮流,并研制出新中国成立以来 第三代破冰船与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航空母舰“辽宁舰”。造船业在新中国发展经济、便利生活、科学研究、强兵强国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据吴善勤《从船舶到海洋工程》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科学技术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从古至今,先进的技术都是造船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宋代指南针与造船、航海相结合,促进了海上丝绸之酪的发展。近代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两方的先进技术,制造蒸汽为动力的汽轮,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转向近代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天中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则打造了“大国崛起”的基础。
示例二:船舶制造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随着造船业的迅速发展,船舶与社会生活、国家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船舶最开始仅仅是沿海、沿河池区的交通工具,但后来则沟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如海上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现当代,随着科技的提高、经济的发展、造船技术的进步,船舶
- 13 -
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观性试题,学生所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的情给分。)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出论题,如根据“唐朝采用了钉接合连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代造船修船开始使用船坞,并普遍使用罗盘针”“发达的造船技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发达的漕运系统奠定了基础”“学习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试造‘蒸汽船’、‘铁皮船’”“并研制出第三代破冰船与科学考察船”概括得出论题:科学技术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即可。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的情给分。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炀帝时期,将隋文帝创设的“宾贡科”改为进士科。唐中叶以后,进士科在科举中一枝独秀。晚唐的穆宗长庆年间,为巩固中央声望,乃敦睦四邻,重建“宾贡科”。此科改为专供外国士子报考,不论其在中土亦或在本国。宾贡科的考试命题、阅卷和录取放榜,皆单独进行,以免外国留学生在与中国考生的考试竞争中都被淘汰。考中进士的人称作“宾贡进士”。长庆以后实施的结果,以来自朝鲜半岛的人榜上最多,其他的外国人,可考的尚有安南、占城、大食、波斯等士人。唐人称考中的宾贡进士为“归于文明之化”。“宾贡科”的实施,使东亚士人在教养、出身上皆有共同的背景。
——摘编自蒋楠楠《王者无外:天下观视野下的唐代留学生管理法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唐“宾贡科”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唐设置“宾贡科”的意义。
【答案】(1)特点:只针对外籍学子;考试单独进行;对外国考生给予优待;东亚士人上榜较多。 (2)意义:发展了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了周边文化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晚唐“宾贡科”的特点和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晚唐“宾贡科”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此科改为专供外国士子报考”“宾贡科的考试命题、阅卷和录取放榜,皆单独进行,以免外国留学生在与中国考生的考试竞争中都被淘汰”“长庆以后实施的结果,以来自朝鲜半岛的人榜上最多”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晚唐设置“宾贡科”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唐人称考中的宾贡进士为‘归于文明之化’”“‘宾贡科’的实施,使东亚士人在教养、出身上皆有共同的背景”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点睛】本大题基本上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如“概括晚唐‘宾贡科’的特点”即为典型。此类试
- 14 -
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要注意本大题的解答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因此在答题时要回归书本,拓展思维,补充认识,使解答更为完整。
中小学教案学案习题试卷教育教学文档
- 1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