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济生活主观题 题目+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45: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一、曾几何时,手机还是时尚的一种象征。今天,它已经成为甚至中小学生都拥有的普遍的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截止2009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达5.23亿户。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我国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销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了千元以下。 ⑴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①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随着生产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品牌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减少,从而价值量减少,这是引起手机价格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

②商品的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手机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导致了手机价格的下滑。 ⑵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手机企业来说,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哪个手机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材料1:我国某W省近几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投资率 42.9 % 44.8% 46.9% 40.4% 消费率 51.6 %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

材料2:近年W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农村居民人均纯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 增幅% 配收入实际增幅% 收入实际增幅% 品零售额的比重% 2006 2007 2008 2009 11.8 11.6 13.4 15.2 7.7 8.2 10.4 10.1 5.O 5.9 8.3 7.3 38.1 36.8 35.4 33.8 材料3: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今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 (1)材料1和材料2有什么联系?

①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赶不上经济增长率,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人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是导致该省消费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

(2)请你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合理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结合材料,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①影响居民消费的根本性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提高居民的消费率,根本上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③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⑤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提高居民的购买力。

⑥分配制度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三、我国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具体实施前,许多企业却针对那些工龄将到10年的员工发出了“裁员令”。

(注: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1)分析实行最低工资制对劳动者的意义。 ①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

②保障劳动者合法收入,稳定收入水平,使劳动者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③可以缩小收入差距,缓解消费者需求不足的问题;

④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如果企业不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3)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企业“裁员”行为的是与非。

①短期内实行突击“裁员”可以降低一定的劳动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的一 种选择;

②但从长期看,突击“裁员”牺牲了员工利益,造成劳动关系紧张,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形象和长远利益会因此受到损害。

四、“今天的汽车产业,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包括应对新兴市场的扩大、应对美国企业平均燃效法案、欧洲二氧化碳限排案等层出不穷且越发严厉的环境法规,进而解决全球范围的环境、能源问题等等。为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现在必须对哪些是需要改变的、哪些是需要坚持的逐一做出准确判断。”在2009年的新年致辞中,汽车巨头丰田公司的掌门人渡边捷昭如此评价目前的汽车业环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如果你是汽车巨头该如何“自救”?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面对不断提高的油价和环保门槛,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

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企业必须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做到既保持和提高汽车的动力,又提高产品的“效能”,进一步降低油耗,贯彻节能减排策略。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高油价时代,企业要落实节能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汽车行业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目前城镇、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较(单位:台)

城镇 农村 电冰箱 99 46.7 空调器 89.7 57.6 家用电器 64 5 微波炉 47.9 4.2 彩色电视机 119.4 106.6 材料二 从2009年2月1日起,我国的家电下乡活动由12个省份进一步扩展到全国,国家决定对家电下乡产品给予13%的财政补贴。

(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①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②发展经济必须努力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 ③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推广家电下乡活动的意义。

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家电下乡对扩大农村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 ②推广家电下乡活动,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若答出“对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臵和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等要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六、材料一 我国国民收入情况

年 度 2005 2007 200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0493元 13786元 15781元

农村居民纯收入 3255元 4140元 4761元

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总体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基尼系数从0.16一路攀升到0.473。1978年我国行业的平均工资倍数最高和最低是2.1倍,2000年是2.6倍,2008年是4.77倍,差距急剧上升。地区之间最高与最低工资差距倍数也在增大,1985年是大概是2.07倍,2001年是2.75倍,2008年是2.69倍。

材料三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材料一反映了城乡收入存在差距并且不断扩大。材料二反映了行业、地区分配不公平。 (2)从经济生活角度,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加大对

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④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可行措施)

七、材料一:

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二: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们福祉的提高上。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图表1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图表1、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增长的基础。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江苏省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八、现代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重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只有“手拉手”经济才能往前走。

(1)“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分别指什么?

“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看得见的手”是两个形象的说法,分别指市场的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

(2)为什么只有“手拉手”经济才能往前走?

①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臵方式。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反映供求关系变化,并能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两极分化。因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需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手拉手”经济才能往前走。

九、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健全对境外企业的监管机制,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材料二:近几年,国内企业冰箱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迅速,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国产品牌不仅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还打开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2)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对外开放中,为什么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①实施“走出去”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发展到一个新层次。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加快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聚合和利用全球资源的必要手段。它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②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实施“走出去”战略正是适应这一趋势的必然要求。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也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竞争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③“走出去”战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臵。 ④“走出去” 战略可以使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扩大经济技术合作,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3)结合材料二谈谈企业应如何“走出去”。

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正确选择产业、产品的市场方向。

搜索更多关于: 经济生活主观题 题目+解析  的文档
经济生活主观题 题目+解析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hu6t420xf3j4le875p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