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向马其顿无偿援助校车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青春通讯社校电视台记者
王斌峰
●选题:
中国无偿马其顿捐献校车 引发国内社会争议
●目标宗旨:
通过此次新闻报道,让同学们深度了解中国向马其顿无偿捐献校车这件事,并由此引发同学们对国内目前的教育基础设备情况和对中国在国际上一系列的对外援助行为的思考和见解, 提倡当代大学生积极关注国内外社会动态时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为今后走上社会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做好准备。
●报道范围和重点: 一、阐述事件背景
11月25日,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项目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中国政府代表驻马其顿大使崔志伟正式将援助校车交付马副总理阿里菲,称改善该国学生的学习环境。事件报道后,在国内引发巨大争议。
二、介绍事件具体内容
2011年11月25日,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项目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此次中国一共向马其顿无偿捐赠了23辆校车,中国大使称这些校车值100万欧元。
校车不是普通的巴士,它们是严格按照安全标准选取的,配备自动门,灭火器和安全带。每辆车有35个座位。校车由中国宇通集团生产。马其顿曾向宇通采购过双层巴士,以更新首都的公交系统。今年九月刚刚接手。宇通官网称,共有68辆。
马其顿总理Arifi表示,马其顿政府应当优先投资发展教育事业,这些校车将给马其顿城市,尤其是郊区和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便利。
中国大使指出,随着今年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也开始寻找机会援助其他国家。这些校车,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对马其顿学子的友谊。中国还曾在学校改建、电脑物资上给予过马其顿援助,09到10年曾花50万欧元为马其顿见了一所小学。
三、各方对这件事的回应
外交部 :中国向马其顿捐献校车,年初即达成协议。外交部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接受过大量的国际援助,包括在扶贫、环境、医疗和技术等各个领域。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我们也向外提供援助,虽然数额有限,这是中国国际责任的体现。
宇通集团:校车援助是政府行为,宇通公司只是校车生产商。 马其顿总理:对中方无偿援助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将会继续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向前发展。
四、指出公众质疑(重点)
只是生意还是无偿赠予?
新浪微博网友:
【这只是一桩生意】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再次玩弄了公众的感情。2009年宇通客车公司中标了马其顿公交车采购项目,2010年4月,正式与马其顿政府签署202台公交车商业合同。近期向马其顿移交了首批68辆双层大巴,而赠送校车是这桩交易的附属环节。这赠送的校车,也就是普通大巴车刷了黄色漆,并非美国式校车。
天涯论坛网友:
【这其实是宇通公司对外宣传的手段】报道上称“援马校车制造商中国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出席了仪式,并介绍了校车的功能情况。”说白了是宇通客车对外宣传自己而已。
自己的孩子没有车座,凭什么把车给外国孩子座?
有网友指出:教育部曾做过一个“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方式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8亿人,有接送中小学生及幼儿上下学车辆28.5万辆,其中符合标准的校车2.9万辆,仅占10.32%。换句话说,平均6428名中小学生才拥有一辆专业校车。在国内校车如此匮乏耳朵情况下,政府难道不应该率先考虑一下本国的孩子吗?
人民网:对外援助与对内解决民生问题这两者并不矛盾。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虽然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创新等诸多挑战,但一直对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我们对外所提供的援助是力所能及的,就是说对外援助不仅与国力相当,而且兼顾了国情和民生的信息对称。向马援助校车正是这样的项目。俗话说“人情不是债,锅顶头上卖”。向马其顿援助校车完全没到这种程度。
中华论坛:我们援助马其顿没有什么错误。作为一个国家,不仅要处理国内事务,也需要处理国外事务。马其顿是前南斯拉夫国家,属于东南欧,国家规模小,经济也比较落后,援助马其顿,花费的经费比较少,但容易树立中国积极从事国际援助的良好形象,可以说是本小利大,是在国际上树立正面形象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从这一点讲,我们援助马其顿没有什么错误。
五、结合相关新闻报道
甘肃校车车祸事故 :
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向东行驶的陕D-72231大翻斗运煤货车,与一辆向西行驶的榆林子镇幼儿园核载9人,但实际载有64人的校车相撞。当场致5人死亡,其中校车司机1名,幼儿园学生4名。其余受伤人员在送往医院及抢救过程中,有15人因伤势过重死亡,其中老师1名,学生14名。目前,已造成21人死亡,44人受伤。
正宁县政府在其门户网站上通报了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一是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规超载,左道超速逆行;二是幼儿园私自改装车辆,逃避监管,车辆限定9座改装为无座;三是小博士幼儿园董事长李军刚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所辖737名学生只安排4辆校车接送,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因大雾天气影响,货车和校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力;五是教育、交警部门监管不力。
马其顿向宇通购置63辆双层大巴 改善其首都城市公交:
今年3月份,马其顿向全球招标200多辆城市公交,中国厦门金龙和郑州宇通与其它国家的厂商共同竞标,结果郑州宇通汽车中标(赠送的校车也是宇通品牌),在宇通客车中标过程中,中国外交部和驻马其顿领事馆都大力支持。
据悉,该批车辆是公司依据客户需求专门量身打造的新型双层公交车。它色彩艳丽,造型独特。配备了康明斯欧五发动机,排放达到了欧洲最高标准。采用发动机热管理系统,ZF自动变速箱,科林恒温自动空调和倒车监视系统,全车配备了5个摄像头,司机对车辆内外状况一目了然。特别是电子计数系统,只需通过电子显示屏的数字,乘客和司机就清楚上层是否有座位,非常实用。
9月份,这批车辆顺利移交马其顿,投入马其顿首都公交运行中。
●提出自己的见解
做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看待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看,理性的进行分析思考。同样,做为一个大国国民要有大国心态,要有大国思维,要有大国气魄。将问题扩大化,谣言化,猜测化,联想化都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新的问题。
国内的问题应由国内解决,把国际间的友好交往牵扯其中,只会对我们有害无利。 此次事件,质疑原因是因为最近甘肃孩子遇难事件挑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甘肃孩子遇难那么多,主要是因为校车超载和破旧,所以校车成为最近中国舆论的焦点。而恰在此时,马其顿的校车闯入我们的视野。其实如果没有国内的校车事件,马其顿也会接受中国援助的校车,那时候恐怕大家不会质疑援外事件。不过很可惜,马其顿校车出现的很不是时候,一下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就说明,援助校车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中国国内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能把国内的问题延伸到另一个本不相干的事件,迁怒于人本身是不理性的行为。
中国的校车事件问题出现在国内,解决也需要在国内。 有网民说的很好,少用一台公车,多买一台校车。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理性方法,也是最科学合理人性的方法。我们欣喜的看到,已经有很多省市在着手解决孩子们的校车问题。这是舆论推动的作用,也是中国逐步走向开明和谐的标志。每出现一个问题,只要网络舆论跟上,总会不同程度的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中国当前令人欣喜的一个现象。大家的舆论监督力量应当用在适当的地方。
向马其顿援助校车利大于弊。 援助马其顿校车可以提升中国形象,促进友好交往,加深国民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一台大客车和坦克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和体育馆,政府
大楼比起来更是九牛一毛,但援助的性质是一样的,用低成本援助达到增进交往的目的,这个买卖合情合理。大家可以看到这几辆黄色校车是宇通客车的产品。原来日本大发展的时候,半导体收音机等电子产品都是国礼,国家领导人帮助企业推销。我们的宇通客车也是这个道理,通过援助的形式让欧洲人民接受中国品牌,也是我们企业拓展市场的一种有力途径。如果我们的援助能够带来市场的拓展,我想这个援助做的值。
●征求听众意见:
向广大听众提出问题: 1、 你认为此次中国对马其顿无偿援助校车是否应该? 2、 你觉得中国向马其顿无偿援助有何意义?
●结束语
感谢大家对本次报道的关注,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