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M22 18.93 282 2.98 479000 4.5.3、梁底模板下横楞计算(200mm)
计算简图如下示:
450 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①模板自重:
②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1.69KN/m ③施工振捣荷载:18.23KN/m
④倾倒砼荷载::1.265KN/m ⑤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2KN/m总竖向荷载:q①+② 1.58KN/m
+③)+④+⑤ 1=木枋自重均布荷载: =25.3KN/m选用松木,弹性模量M1b 1?E=10000N/mm122,容重r=6.0×1033〈q22=1.2〉强度验算8×q0.051bl(×2 0.10?l)×?6.0=0.036KN/m8q2l N/m。 ?1?25.3?0.45?0.45?(2?0.5)?1?0.036?0.452w=bh8 2б?=M/w =1.1811.181/6=2KNm×50×10022×10/166667/6=166667mm3 0.45862 间距为=7.09N/mm<[б〈V=qb/2=(25.33〉抗剪验算200mm可满足要求。]=13N/mm
τ=3v/2bh=(3××0.45)/2=5.69KN5.69×103)/(2× 50×100)=1.71N/mm2 〈>fv=1.4N/m2
q=4〉挠度验算 不满足要求,需要采用70mm*100mm方木。 E=10000N/mm①+②=19.94KN/m 2 I=2bh3ω=[qbl/12=23(8-4b× (702/l2×100333)/12=11666666mm =[19.94×3+b3/l)]/384EI
=1.063mm<[×10000450××70(8-4×702/4502+703/4503)]/(384 采用双排木枋,计算简图如“4.5.4、最下排木枋(支承在顶托上的木枋)的计算ω11666666)]=l/400=450/400=1.125mm
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7”示
计算简图11〈1〉荷载计算
YANCHENG ERJIAN JITUAN
1111
目 录
下排采用双木枋,每一根梁底木枋传到最下排木枋的集中力设计值是 P1=3.852KN 〈2〉强度计算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各系数如下:
Km=0.107剪力系数KV=-0.607,挠度系数Kω=0.632 KFm=0.169剪力系数KFV=-0.661,挠度系数KFω=1.079 22M= KmP1+Kmql=0.169×3.852+0.107×0.036×0.45=0.652KN.m 3 W=166667mm б=M/w=(0.652×106)/166667=3.9N/mm2<[б]=13N/mm2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v=KVp1=0.661×3.852=2.546KN 3τ=3v/2bh=(3×2.546×102)/(2×(2×70×100)) 2
=0.273N/mm 荷载不包括振捣荷载,则 q3=①+②⑤ =21.52KN/m I=2bh3/12=2×(70×1003)/12=11666666mm3 p=qb/2=21.52×0.45/2=4.84KN Fl34.84?103?4503l450??K??0.911??0.05mm???1.125mm 100EI100?10000?8333333400400 满足要求 4.6、梁下支撑计算 4.6.1、荷载组合 脚手架自重(包括立柱、纵横水平杆、剪刀撑、扣件及施工活载等),合计为2.54KN/m 梁传递的荷载:18.25+1.69+1.26+1.58+2.54=25.32KN/m 4.6.2、扣件防滑计算 当梁下立柱纵横间距600mm、450mm时,梁下水平钢管的支坐反力R=25.32*0.27=6.84KN<8KN,为增加安全储备,主梁下采用双扣件。 4.6.3、水平钢管强度计算 立柱纵向间距600mm,横向间距450mm时, 按简支梁计, 跨中弯矩M=0.125*25.32*0.452=0.64KNm 抗弯强度0.64*106/5.08*103 =126N/m2 立柱步距取1.5m,其计算长度 l0=1.155*1.5*150=260cm λ=260/1.58=164.48 查得Φ=0.251 又,钢管截面尺寸Φ48*3.5截面积A=489mm2,回转半径l=15.8mm,考虑最不利因素,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取1.5,长度取1500mm,则立杆长度比λ=ul/I=1.5*1500/15.8=142.6=>Φ=0.3376,按0.3376验算系数。 总的允许轴向承载压力设计值 [N]=0.251*205*489=25.16KN>18.85KV/m*0.6m=11.31KN 故承载力满足要求。 本计算按Φ48*3.5钢管,钢管壁厚必须保证 YANCHENG ERJIAN JITUAN 1212 目 录 N/ΦA=11.31*103/0.3376*489=68.4N/mm2 在搭设脚手架的过程,在每条立杆底下垫一块不小于100mm×200mm×18mm(厚)的硬木垫板,木板铺在已经完成的地面基层上。砼板强度等级为C15,轴心抗压设计值为fc=7.5Mpa。设支撑承受最大荷载为上一层捣砼时段,约为7d后,砼强度按60%计,则fg?fc7.5??3.8Mpa 22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应力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式中p为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A=0.1×0.2=0.02m2, N为上部结构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取脚手架立杆最大值为:N=24.349KN A为立杆基础底面垫板面积; N25.16?103?1.258MPa?fg?3.8MPa 满足要求。 则有p=?A0.02 五、模板验收 现场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上报公司现场部验收,再由业主组织相关部门统一验收。 1.梁模板验收 梁板验收时,检查梁模板的拼缝质量、截面尺寸、标高、模板加固、支撑情况等项,当全部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板模板验收 板模板验收时,检查板面标高、拼缝质量、表面平整度、模板支撑等项。检查板面标高,通过地下室剪力墙上建筑50线检查。 3柱模板验收 柱模板验收时,检查模板垂直度、拼缝质量、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模板加固、支撑情况等项。 六、模板的拆除 1、拆模必须执行拆模令制度。 2、楼盖模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模,板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楼板模板支撑,每根龙骨留1-2根暂不拆。 3、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间,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撑,使龙骨自由坠落,拆不下的要单独拆,等该段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整理,防止扎脚,以备再用。 4、拆模顺序一般应先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5、楼盖承重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当梁、板跨度大于2m时,本工程至少应达到设计砼强度等级的75%;当跨度大于8m时,应达到100%;梁侧非承重模板应在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悬挑结构模板应在其砼强度达100%方可拆除。砼设计强度按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实测强度推算。 6、当二层楼盖正在浇筑砼时,一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柱不得拆除,本工程荷载较大,当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保留部分,按以下方法确定:跨度4m以上主梁底模及支柱,其支柱间距一般不得大于3m。 七、安全措施 1、模架安全控制要点 1.1本方案按扣件抗滑承载力8.0KN设计,扣件采用可锻铸件,其机械性能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规定,裂纹、变形、滑丝、砂眼、锈迹的扣件严禁使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必须控在[40KN,65KN]。 1.2钢管材质必须保证,锈蚀、变形严重的钢管不得使用,端头断面不平整的可用砂轮切割机磨平。 1.3该计算方案按壁厚3.5mm考虑,故扣件壁厚必须达到要求。 1.4立杆纵横向间距、垂直方向的净距及纵横水平杆和剪刀撑的搭设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步距不得随意加大,且必须按要求加设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固定在距立杆底不大于200mm处,横向扫地杆应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力杆上。所有扫地杆、,纵横向拉杆必须拉通,不得漏缺。 1.5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牢。 1.6模板及其支承体系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刚度和稳定性且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方案设计要求,浇筑前必须经公司安全部门验收确认安全、质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9利用框架柱子加固支撑,支撑体系与框架柱连接扣牢。 1.11砼浇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10.1砼浇捣顺序:先浇筑柱(框肢墙),后浇筑梁板面,楼层浇筑应从两端向中部推移。 1.10.2尽可能减少泵送对承重架的水平冲力,控制商品砼在楼板上不过高的堆积。 1. 10.3两名行管人员(1名安全员)专职观察砼浇筑过程中支架有无异常,如有异常立即停 YANCHENG ERJIAN JITUAN 1313 目 录 止浇筑,并迅速撤离施工人员,组织抢修、加固处理。 2、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2.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系牢。 2.2按支模工序进行,柱模板未加固前,应设临时支撑以防模板倾覆伤人。 2.3拆模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拉倒。 2.4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以防模板倾覆滑倒伤人。 2.5不准站在梁底模上行走。 2.6注意不要将铁钉乱仍乱放,避免伤害他人和伤害自己。 2.7本工程模板安装与拆除时,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2.8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等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2.9模板铺设以前必须检查架子及支撑体系是否合格,检查验收完毕后方可实施。 2.10不得在模板支撑的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材料,以防坍塌。 2.11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间, 必须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2.12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下塌,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人意识。 2.13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以便下次使用。 2.14支柱模板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八、应急救援措施 1、应急设施 ①事故发生后,现场用于救助的通讯系统必须于工地的办公区、值班室、门卫等主要岗位相连。 ②紧急救援工具:主要用于清除坍塌物的起重切割工具。如千斤顶、起重葫芦、吊索具及金属切割机等。 ③应急照明:用于事故现场紧急停电时以救援的照明。 ④紧急医疗工具:用于紧急医疗救护的基本器材,如急救药箱、担架等。 2、紧急联络与通讯 发生事故应及时对外取得外部救援,除启动工地报警系统外,应及时拔打119报警和医疗救护120。同时向现场负责人、项目经理、公司取得联络。 3、紧急撤离方法 撤离时以人员安全为主,不要急于抢救财物,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有序地向安全区域撤离疏散。 4、紧急工作组 紧急工作组的组成目的是对工地内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作出响应。以减少人员伤亡,并关注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经过紧急医疗救护和事故预案等紧急救援知识的培训,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紧急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 4.1救援组:主要负责人员和物质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及排除障碍。 4.2事故处理组:按事故雨案使用各种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向救援组提供相应的救援方法和救援工具及条件。 4.3联络组: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以及现场救援联络、后勤供应,接应外部专业救援单位施救。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 4.4警戒组:主要负责安全警戒服务,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退和撤离现场围观人员禁止外人闯如现场保护区。 5、紧急救援的组织 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损失。紧急救援最关键是速度,因为大多数坍塌死亡者是窒息死亡,因此,救援时间就是生命。此外要培养施工人员正确的处险意识,凡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紧急工作组成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服从紧急工作成员的指挥。 6、机构的职责 6.1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6.2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6.3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6.4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 7、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7.1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专职安全员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7.2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去,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7.3事故发生时,组长或其他成员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现场救援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救援指挥安排。 7.4项目部指定罗家钦负责故事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8、救援方法 8.1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 ⑴ 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应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救援领导小组抢救。 ⑵ 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YANCHENG ERJIAN JITUAN 1414 目 录 ⑶ 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⑷ 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是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8.2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⑸ 地当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 ⑹ 报120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伤员。(应尽量说清楚伤员人数、情况、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 ⑺ 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⑻ 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 ⑼ 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等。 8.3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 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⑴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 ⑵对伤口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 ⑶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巾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⑷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任,应迅速送医院拯救。 ⑸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表: 序器材或设号 备 1 支架 2 模板、木枋 3 担架 4 止血急救包 5 手电筒 6 应急灯 7 爬梯 8 对讲机 数量 若干 若干 2个 4个 8个 6个 3樘 3台 主要用途 支撑加固 支撑加固 用于抢救伤员 用于抢救伤员 用于停电时照明求援 用于停电时照明求援 用于人员疏散 联系指挥求援 YANCHENG ERJIAN JITUAN 15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