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综述报告
专业及班级 _______ 08级自动化(2)班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李宏灶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 0805070110_________ _ 授 课 老 师_____________ 孙强________________ 完 成 时 间__________2011年12月7日_ ____
课程综述评分表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1 六 2 3 合计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综述报告
摘要:电力拖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能量变换,而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控制电动机电压、电流、频率等输入量,来改变工作机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量,使各种工作机械按人们期望的要求运行,以满足生产工艺及其他应用的需要。
本文对我专业所学的课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作了简单的介绍,其中包括学习时间的安排以及教学概要,同时也对本书的主要章节以及各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较为详细的叙述,最后对本学期课程学习作了一个总结。
关键词:课程简介 学习时间 章节内容 学习总结
1
一、概述
1.1课程简介
电力拖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能量变换,而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控制电动机电压、电流、频率等输入量,来改变工作机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量,使各种工作机械按人们期望的要求运行,以满足生产工艺及其他应用的需要。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的内容包括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多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可逆调速系统、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是培养一名高素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
1.2学习时间
本课程的学习时间大四第一学年从1到12周,72个学时,学习课本基本内容,第13周至15周进行实验课学习,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这门课程共80个学时。
1.3教学概要
根据《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课程特色,本课程遵循的学习思路为: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促进创新。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在理论推导中引出工程应用的概念,在实例分析中强化理论概念,加深了我们对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程内容
2.1章节分配
本课程分3篇,共9章。如下: 第1章 绪论 第一篇 直流调速系统
第2章 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第3章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2
第4章 可逆控制和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第二篇 交流调速系统
第5章 基于稳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第6章 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第7章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系统 第8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第三篇 伺服系统 第9章 伺服系统
2.2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对运动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以及相关学科作简单的介绍,着重指出转矩控制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根本规律,磁场控制也相当重要,最后介绍了典型的负载特性。
第二章:介绍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包括直流调速系统用的可控直流电源、稳态调速性能指标和机械特性、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以及数字控制和仿真。
描述了两类可控直流电源的特性和数学模型,论述了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规律,分析了系统的静差率和数学控制系统的特点,着重介绍了数字测速方法和数字调节器。
第三章: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介绍了其组成和静特性、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从启动和抗扰两方面分析其性能和转速与电流两个调节器的控制作用,最后介绍的是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第四章:进一步讨论了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和弱磁调速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首先讨论了直流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然后介绍了V-M可逆直流系统,包括主电路的可逆线路、晶闸管装置的逆变与回馈、可逆线路的环流及其控制系统,最后讨论了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第五章:包括异步电动机稳态模型、PWM技术、调压调速、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和转速闭环转差控制系统。在基于稳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采用稳态等效电路来分析异步电动机在不同电压和频率供电条件下的转矩与磁通的稳态关系和机械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