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复习思考题及习题
第一章 审计概论
一、复习思考题:
1.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2.审计的本质是什么?学术界有何争论?
3.审计要素有哪些?各方面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4.审计按其内容和目的如何分类?举例说明每种审计的实际运用。 5.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有何联系和区别? 6.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有何区别?
7.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国家审计各有什么作用?
二、选择题
1、我国国家审计最早出现于( )。
A、西周 B、秦汉 C、唐朝 D、宋朝
2、在秦汉时期,( )制度日趋完善。
A.监察 B.御史 C.上计 D.宰夫 3、元明清各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审计在总体上说是( )
A.停滞不前 B.不断演进 C.日益振兴 D.最终消亡 4、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审计专业团体是( )。 A.英国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B.英国苏格兰会计师协会 C.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D.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5、审计组织的( )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A.权威性 B.独立性 C.客观性 D.合法性 6、审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
A.经济评价 B.经济监察 C.经济监督
D.经济鉴证
7、在审计工作中,揭示审计对象的差错和弊端,属于审计的( )。 A.制约性作用 B.促进性作用 C.建设性作用 D.宏观调控作用 8、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 )。
1
A.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B.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C.审计地位提高
D.职权扩大
E.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
9、目前,我国形成了( )的审计监督体系。 A.就地审计 B.事前审计 C.民间审计 D.内部审计 E.政府审计 10、审计关系人是由( )组成。 A.审计主体
B.审计法规 C.审计客体 D.审计委托者
E.审计载体
11、审计按其主体分类,是审计的( )。
A.基本分类 B.其他分类 C.技术分类 D.综合分类 12、对被审单位一定期间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及资料都进行审计,这种审计种类称为( )。 A.财务审计 B.全部审计
C.内部审计
D.专项审计
13、对某一特定项目所进行的审计,称为( )。
A.局部审计 B.财经法纪审计 C.专项审计 D.民间审计
14、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进行的审计,称为( )。
A.事前审计 B.事中审计 C.事后审计 D.定期审计 15、( )可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易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审计监督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
A.内部审计 B.就地审计
C.财务审计 D.事后审计 16、按审计主体分类,可分为( )。 A.政府审计
B.社会审计
C.内部审计
D.全部审计 17、我国审计按其内容和目的分类,可分为( )。 A.政府审计 B.财政财务审计 C.经济效益审计 D.财经法纪审计
E.内部审计
18、审计按其范围分类,可以分为( )。 A.社会审计
B.内部审计 C.全部审计 D.局部审计 E.专项审计
19、按照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时间先后进行审计,审计可分为( )。 A.事前审计 B.定期审计 C.事中审计 D.不定期审计
E.事后审计
三、判断题
1、西周是我国审计制度初步形成阶段,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都在那时产生。(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制度直到80年代才得以恢复和重建。( )
3、1980年我国成立了政府审计的最高机关–––审计署,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置各级审计机构。( )
4、在西方,民间审计早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产生。( ) 5、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
2
E.财务审计
业团体( )
6、审计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
第二章 审计主体
一、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审计主体?它包括哪几部分? 2.什么是国家审计?它有哪几种隶属关系? 3.我国政府审计体系如何构成?
4.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5.什么是内部审计?有哪几种隶属关系? 6.我国内部审计的特征是什么? 7.内部审计有哪些职权?
8.什么是民间审计?我国民间审计有哪几种类型?
9.可信性保证业务、鉴证业务、审计业务三者的关系如何? 10.我国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事哪些业务? 二、选择题
1、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活动是具有( )的国家经济监督活动,被审单位必须积极配合。 A.高层次 B.强制性 C.独立性 D.权威性 2、审计业务少的单位和小型企事业组织,可设置专职的( ),而不设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A.监察人员 B.内部审计人员 C.会计检查人员 D.纪律检查委员
3、社会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中,发现有弄虚作假等不法行为的,应当在( )中明确指出。 A.审计报告 B.审计约定书 议书
C.审计工作底稿 D.管理建
4、民间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中,委托人示意作不实或者不当的证明,应当予以( )。
A.向主管部门报告 B.拒绝 C.向法院起诉 D.向董事会报告
5、社会审计组织与委托单位之间的业务委托关系,应实行( )的原则。
A.公平 B.客观 C.双向自愿选择 D.有关单位规定
6、只要社会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审计准则和( )的要求,执行时保持认真与谨慎,就
3
一般不会发生过失。
A.审计约定 B.审计计划 C.职业道德 D.审计步骤
7、我国组建的审计组织形式,主要有( )。 A.政府审计机关 特派员办事处
B.内部审计机构 E.财务咨询公司
D.会计
C.社会审计组织
D.审计
8、社会审计的业务范围,具体包括( )。 A.司法业务 B.审计业务 C.审计培训业务 咨询业务 E.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业务 9、社会审计的审计业务,具体包括( )。
A.审查会计账目、会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并出具审计报告 B.验证企业的投入资本并出具验资报告
C.参与办理企业解散、破产的清算事项 D.参与调解经济纠纷并协助案件证据鉴别 E.其他会计业务
10、社会审计的会计咨询业务,具体包括( )。 A.设计财务制度
B.代理纳税申报
C.代办申请注册登记
D.培训财会人员 E.其他会计咨询业务
三、判断题
1、政府审计与国家审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决不能混淆这两者。( ) 2、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纠错防弊,促使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 3、财政财务审计,通常称为预防性审计。( )
4、西方国家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全部由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 ) 5、我国民间审计的振兴,始于1980年的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恢复和重建。( ) 6、民间审计人员对在执行业务中取得和了解的资料、情况,应向社会公众公开。( ) 7、民间审计人员只有与委托单位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才能够以客观、公正的心态表示意见。( )
8、民间审计组织不得以降低收费的方式招揽业务。( )
第三章 审计职业规范和法律责任
一、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审计职业道德?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审计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3.审计技术规范主要内容有哪些?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