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4:48: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摘要】习惯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要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为幼儿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倾向。行为习惯包括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幼儿期,其自主性已开始发展,可塑性强,是学习和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好时机。因此,要把握幼儿成长的关键期,使其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养成。 一、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教育契机,并将教育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引导,使幼儿逐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中,通过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教师应及时抓住生活中出现的问

题进行随机教育。随机教育具体、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说服力,非常适合幼儿。孩子每天在园的时间不少于八个小时,教师要善于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中得以渗透和强化。这样,幼儿能够逐渐建立起行为准则,逐步养成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等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由于年龄小的原因,理解能力有限,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教师应尽量避免生硬的教训或批评,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直接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教师的反复提醒与及时教育也很有必要。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孩子要及时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孩子要及时提醒,从而让孩子逐步加深印象,形成意识。教师在讲道理时要注意把握两点:第一,要明确观点,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让孩子认识清楚;第二,讲时要具体,耐心解释、说明,让孩子明确理会。

(二)教师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如要让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教师要做到自己与同事之

间相处融洽,对家长有礼节,对孩子要宽容相待。仪表方面,教师要衣着整洁、得体大方;语言方面要让幼儿感到亲切;行为上要热情大方,经常给予幼儿帮助,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三)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环境塑造孩子同样影响着孩子。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二者密不可分。

因此,在环境创设上,应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通过美化自然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净化心理环境,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从而养成良好习惯。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和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楼道内、各种设施旁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环境是幼儿身心健康不可忽视的方面,把真诚的爱和合理的要求结合起来,尊重幼儿的人格,循循善诱,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如在个别幼儿生病时,组织其他幼儿向生病的孩子进行语言慰问,使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面对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应给予认同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幼儿的过失行为,教师应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使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重视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父母在生活中正确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家长应适时给予引导。

1、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自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由于观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对四五岁的孩子仍采用婴儿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给学龄儿童穿衣,洗脸,喂饭,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儿童的懒怠,骄横甚至无能。良好行为习惯又谈何实现。因此,家长应提供更多让孩子独自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2、家长足够的耐心和适当的表扬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长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教导孩子,试着让他们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应多从正面引导,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行为习惯。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的文档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i7g088sbo62a888ee7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