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传输介质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教学内容
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
通路。常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和无线两类。
双绞线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类,可以用于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常用点到点连接,也
可用于多点连接。在三种有线传输介质中,双绞线的地理范围最小、抗干扰性最低,但价格最便宜,是当前使用最普遍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有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基带同轴电缆用来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
缆可以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同轴电缆可用于点到点连接或多点连接。在三种有线传输介质中,同轴电缆的地理范围中等、抗干扰性中等,价格也中等。
光纤
光纤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只能单向传输数字
信号,用于点到点连接。在三种有线传输介质中,光纤性能最好、传输距离长、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体积小、重量轻,但价格也是最高的。
无线介质
常用的无线介质是无线电波和微波等。无线传输不需
铺设网络传输线,而且网络终端移动方便。其中,微波通信常用的有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两种。
重点/难点
双绞线和光纤的特点及应用
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基本概念
数据传输介质是指传送信息的载体,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因此,传输介质也称传输媒体、传输媒介或传输线路。 1. 传输介质的分类
通信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大类。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介质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常用的无线介质是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等。 2. 传输介质的特性
数据传输的质量除了与传送的数据信号及收发两端的设备特性有关外,还直接与通信线路本身的机械和电气特性有
关。这些特性主要包括:
☆ 物理特性:指传输介质的特征。
☆ 传输特性:传输信号调制技术、信道容量及传输的频带范围。
☆ 覆盖地理范围:指在不用中继设备情况下,无失真传输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
☆ 抗干扰特性:指防止噪声对传输信息影响的能力。 ☆ 价格:指线路安装、维护等费用总和。 双绞线
双绞线由螺旋状扭在一起的两根绝缘导线组成,如图2-2-1所示。把两条导线按一定密度对扭在一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图2-2-1 双绞线
1. 双绞线和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芯一般是铜质的,能提供良好的传导率。双绞线一般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
(1) 非屏蔽双绞线(UTP) 将一对或多对双绞线线对放入一个绝缘套管。
图2-2-2 UTP
国际电器工业协会(EIA)为双绞线定义了1到5类不同的质量级别。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是3类和5类:
3类 适用速率小于16Mbps的计算机网络,例如,10Mbps以太网
5类 支持快速以太网(100Mbps) 超5类 支持千兆以太网(1000Mbps)
(2) 屏蔽双绞线(STP) 在一对或多对双绞线线对的外面加上一个用金属丝编织成的屏蔽层,然后再放入一个绝缘套管。 按屏蔽层设置的不同又分为外层屏蔽双绞线和全屏蔽双绞线,如图2-2-3所示。屏蔽双绞线的价格比非屏蔽双绞线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