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我们对12种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相信,再次听到它们,可以马上说出它们是什么声音。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声音,一起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手册) 生拿出活动手册,记录并交流:
对声音问题的思考记录表 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 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 预设:①我已经知道声音有高低,声音的高低是怎么形成的?和什么有关? ②我知道声音无处不在,我想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③我知道有些声音听不见,为什么会听不见?
④我知道有些声音很响,会扰民,称为噪音,我想知道怎样可以避免噪音? ⑤......
师:同学们知道得很多,想要知道的也很多,我们就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声音的奥秘。
(说明: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拓展:识音符,辨高低
师播放小星星的乐曲:同学们,我们来听一段简单的乐曲,识别乐曲中的音符,辨一辨它们的高低顺序: 乐曲的音符 音符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 生听乐曲,识音符,辨高低,交流(预设): 乐曲的音符 音符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
.1 .5 .6 .4 .3 .2 do sou la fa mi re ⑥ ② ① ③ ④ ⑤
总结: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等;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 四、板书设计
听听声音 高、低
强、弱 悦耳、刺耳
......
新教材 教科版科学 四年级上册: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案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 学 目 (一) 科学概念: 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科学词汇:振动、碰撞、摩擦、声带 (二)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初步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 标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发声物体,能够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进一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科学方法:观察联想、比较推测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从而培养科学探究中的事实意识。 核心价值观:体验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乐趣。 教 学重 难点 重点: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难点: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区别,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具 教 学课件、锣、音叉和小槌、乒学具 说明与提醒 鼓和鼓棒、三角铁、碰铃、钹、乐器的发声应让学生在探究小提琴等各类乐器 的前提上进行,而不是一味地乱敲乱打。 活动过程 准 备 乓球、钢尺、橡皮筋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看我们桌上有什么器材(锣、鼓、钹、三角铁、碰铃、音叉、钢尺、橡皮筋、小提琴)想玩吗?那就让这些物体发出美妙的声音吧!(锣)上课! 2、刚才同学们使物体发出了声音,今天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请你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碰撞、摩擦、弹拨、敲打、振动) 3、声音到底是不是由于碰撞、摩擦、弹拨、敲打、振动产生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吧! 二、探究活动 1、①同学们,我们每一组的器材都各种各样,但钢尺和橡皮筋是每组都有的。怎样让钢尺自己发出声音呢? 学生交流,教师演示。(说明用力按住钢尺的重要性) ②那怎样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提示。 ③分小组实验,并观察他们发出声音时的特点。 ④钢尺发出声音时会怎样呢?橡皮筋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上下来回运动)像这样上下来回运动,就叫做振动。(板书)
2、现在我们又多了一种产生声音的方式,振动!那么多产生声音的原因,到底是哪一个呢?带着这个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讨论好了吗?利用桌上的器材再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有一袋礼物,奖给研究最认真的小组。 3、你们组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汇报面向所有同学) 我们小组发现……敲打:请你上来演示一下。这位同学说是敲打,你们有什么想法?/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那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呢? ①碰撞/摩擦/弹拨/敲打好以后,怎么还有声音呢? ②碰撞/摩擦/弹拨/敲打这几个动作有什么共同点呢?都能引起振动,从而产生声音(板书:引起) 这样看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验证巩固,进一步反证 1、声音真的是振动产生的吗?我们来验证这个结论,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它发出声音。怎样才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呢?(摸一摸、轻轻贴近脸) 2、①你来试试,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音叉在振动)你也来试试! ②你怎样让振动看起来明显一点呢?(靠近静止的乒乓球、放水里) 如果看到乒乓球弹开了就说明音叉在振动,你们同意吗?那我们试试,让音叉发出声音后,靠近静止的乒乓球,你看到什么了?(乒乓球弹开) 3、想做这个实验吗?那要注意什么呢?(拿乒乓球的手尽量不动,轻轻靠近乒乓球,仔细观察) 4、乒乓球弹开让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了音叉在振动,既然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不是不振动就没有声音了呢?谁能让锣停止发出声音?为什么手一抓一按,声音就停止了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器材来试试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像我们刚才研究的这些器材由于力的作用 同学们,今天开心吗?唱首歌庆祝一下吧,不过在唱的时候啊,老师有个要求:请你摸着喉咙唱。 刚才唱歌时你发现了什么?(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 2、不仅我们的小朋友能发出那么美妙的声音,大自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今天呀,老师把大自然的声音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你听! 学生听声音。 3、机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大屏幕出示)大自然的这些声音都是由于振动产生的,你们为什么能区分那么多声音呢?我们将在以后的科学课中继续探究。 新教材 教科版科学 四年级上册: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课 题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课时 日期 1.通过弹压橡皮筋、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等活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2.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初步懂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观察我们的发声器官——声带,了解声带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持自己的想法。 课件、学生课前认真观察发声的物体,并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声音产生教学准备 的奥秘。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通过实验和观察,懂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寻找证据,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