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生命的本原就更坚实了。
10、用热心去弥补才能,是胜过用才能去弥补热心的。
11、凡是有深情厚爱之心的人,如果他忽视了这些神圣的职责,我可以向他预言,他将因为他的错误而流许多辛酸的眼泪,而且永远也不能从哭泣中得到安慰。
最困难的是要在一个孩子童年时期看出他是正正的笨还是表面上的笨,这种表面上的笨实际上往往是坚强性格的表现。咋看起来是是很奇怪的。这两种极端情形的象征是及其相似的,而且是应该相似的,因为,当人们还处在没有真正的思想的年岁里,有天才的人和没有天才的人的区别在于,后者光接受虚假的现象,而前者能看出他们是假的,因此就一个也不接受,所以,两者都如同傻子。一个是样样都不懂,而另一个是觉得样样都不称他的心。
一个受不良教育的孩子,往往不如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的孩子聪明。
教育孩子,在表面上来看好像很容易,而这种表面的容易,正是贻误的原因。
如果孩子们还不懂得你所讲的字眼,就不易拿你的功课去教
导他。如果他没有获得真正的观念,他们就不会有真正的记忆,因为,我认为仅仅保留一些感觉是不能叫做记忆的。
爱弥尔是决不背诵什么课文的,即使是寓言,即使是拉.封登
的寓言,不论它们是多么的简单动人,他都是不背诵的,因为寓言中的话并不是寓言,就像历史中的文字并不是历史一样。
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孩子读书识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
发明了单子拼读片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办成了印刷厂。洛克(著名儿童教育家)则主张用骰子教孩子学习识字,这岂不是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吗?真是可怜!其实,有一个办法倒是比以上的办法更为可靠,但是这个办法一直被人们遗忘了,这个办法就是促使孩子们有学习的欲望。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不可使还不喜欢读书学习的孩子对读
书发生厌恶的心情,不可使他尝到读书的苦味。一直到他到了青年时期还觉得是件可怕的事情。
一般的来讲,小孩子了解老师的心里比老师了解孩子的心理
还透撤。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孩子,即能用他的机智保卫它的生存,他当然要把他所有的机智用来摆脱暴君的锁链,夺回他天赋的自由;反之,老师是不会窥探孩子的心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切身的利益,促使他这样做,所以,他有时候觉得让偷懒和瞎闹一阵反而对自己有好处。
孩子最留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发现管束他的人的弱点,这
种倾向往往使他们做出一些顽皮的事情。然而,这种倾向的产生,不是有他们顽皮的天性所决定的,而是由于他们需要逃避那压制他们的权
威。他们受不了你压在他们身上的束缚,所以,要想方设法的摆脱他;老师的缺点已被发现以后,就提供了她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手段。
一直由母亲放在房间中长大的孩子,连什么叫重量和阻力都
是不知道的,所以,竟想去拨动大树和掀掉岩石,谁比得上他那分傻气呢?我从物理学上才学会什么叫杠杆?可是,一个12岁的农家孩子用起杠杆来却个个比法兰西学院第一流的机械式还熟练。小学生在校园里互相学习的知识,比你在课堂是给他讲的东西还有用一百倍
三、读后感
尊重学生 以人为本
——读教育经典名著《爱弥尔》 卢梭说:我们栽培草木,使它长成一定的样子,我们教育人,使他具有一定的才能。
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我们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的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
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不过,我们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通通都管得到呢?
一旦把教育看成是一种艺术,则它差不多就不能取得什么成就,因为,它要成功,就必须把三种教育配合一致,然而这一点是不由任何人决定的。我们殚思极虑所能做到的,只是或多或少地接近目标罢了。
当我们培养一个人,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别人的时候,要配合一致,就不可能了。由于不得不同自然或社会制度进行斗争,所以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间加以选择,因为我们不能同时教育成这两种人。
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
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不管是谁只要在这方面受了很好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