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法根本原如此体系的统一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UNIFICATION OF LABOR
LAW
内容摘要: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是劳动法的最根本内容之一。由于我国现行劳动法并没有对它作出明确规定,众多学者对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表述差异较大。文章对当前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研究现状作了相应分析与评述,确立了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统一标准,对我国劳动法根本原如此内容的重构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并作出相应合理性分析。
关键词:根本原如此 劳动权 三方性 诚实信用
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是劳动法的最根本内容之一,作为立法者、执法者、学者、教师和学生,无论学习还是运用劳动法,都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劳动法领域,至今并没有对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的体系或内容达成共识,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体系的混乱和多足鼎立的局面,不仅使初学劳动法的法科学生摸不着北,也使劳动法领域的研究者与司法实践工作者所困惑。正如王全兴教授所言:“我国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目前尚无集中的立法规定,科学确定其内容,是劳动法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1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与定位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劳动法和完善劳动立法服务。
一、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概述
〔一〕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概念
一般认为,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是指集中表现劳动法的本质和根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体系,为劳动法调整劳动领域的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如此,可以说,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2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概念,主要是由劳动法学者根据劳动法的特性和劳动法律规X所作的抽象与概括,我国学者的认识根本上差异不大。有的认为,“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是国家在劳动立法中所表现的指导思想和在调整劳动关系以与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应遵循的根本准如此〞;3有的认为,“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是指贯穿劳动规X,集中表现劳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是劳动法法典和其他单行劳动法规必须共同遵守
4
的原如此〞;有的认为,“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与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如此,是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
作者简介:蒋万庚〔1974—〕,男,苗族,某某某某人,某某师X大学法学院讲师。 1 王全兴:《劳动法》〔第三版〕,法律2008年版,第47页。 2 王全兴:《劳动法》〔第三版〕,法律2008年版,第47页。 3 郭捷:《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法律2008年版,第55页。 4 郭安杰、安淑珍:《劳动法》,经济科学2008年版,第16页。
共同规如此〞;5有的认为,“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是贯穿整个劳动立法和执法,集中表现劳动法的本质和精神,调整劳动领域的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如此〞。6
以上学者的表述揭示了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根本含义和特征,如内容概括性与根本性、效力权威性与稳定性和对立法、司法工作的指导性,同时反映了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并由此形成相应劳动法规X,制定劳动法。总的来看,学者们对劳动法根本原如此概念的表述某某小异。认识到劳动法根本原如此是劳动法制定、解释、适用和研究最根本的准如此,反映劳动法的本质和立法指导思想,充分表现了研究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重要性。
〔二〕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意义
1.劳动法根本原如此是劳动法的根本内容。劳动法根本原如此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劳动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上的根本准如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上,都应研究或者确立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很遗憾,我国《劳动法》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对于一个部门法来说,没有规定根本原如此,是不可思异的。根本原如此表现了部门法的宗旨、核心和根本精神,指导该部门法中各个具体法律法规的立法执法过程,弥补该法由于立法技
7
术等原因而出现的法律漏洞。劳动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有其特有的调整对象和根本原如此,未来《劳动法》的修改,应该对根本原如此做出相应的规定。
2.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指导与协调作用。劳动法的法律形式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到规X性的劳动法律法规解释与国际劳工公约,表现出的特点是多、繁、杂,法律层次、效力上下不一,这就需要劳动法根本原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相关的立法与执法活动,协调不同层次的法规的效力。劳动法体系是由假如干项劳动法律法规所组成,其中各项劳动法律法规在内容和调整X围上不尽一样,如劳动合同制度,促进就业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它们只有在各自的具体内容中贯彻和表现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精神,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效地发挥劳动法体系的总体规X功能。
3.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约束、补充和稳定作用。劳动法根本原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纠纷问题的依据。当一些劳动行为或劳动纠纷的处理在具体法律制度上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形时,劳动法根本原如此就可以做出方向性的解答与回应,即弥补劳动法律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立法空白,解决实践中出现没有具体法律规定时的劳动法律问题。立法者要以劳动法根本原如此作为指导与约束制定劳动法律规X,劳动司法应尊重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正确理解解释和适用劳动法规X,在劳动法律规X没有具体规定时,可以适用根本原如此处理劳动纠纷,起到补充劳动规X的作用。同时,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在不同时期的劳动法规之间,发挥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作用,保证根本原如此不因具体制度的变化而受影响。
4.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标志性作用。劳动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其调整对象是调整劳动关系以与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明确劳动法不同于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程序法。除此而外,劳动法根本原如此也与其他部门法有明显不同之处,表现为区别和比拟作用,显示出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差异,现已成为独立部门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一般而言其他部门法的根本原如此就不能
5
关怀、林嘉:《劳动法》,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版,第13页。 6 石美遐:《劳动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2005年版,第32页。 7 周宝:《劳动法要论》,群众2006年版,第24页。
作为劳动法的根本原如此。
二、劳动法根本原如此体系的研究现状之评述
由于《劳动法》没有对根本原如此作出规定,有关的研究一直处于“群雄割据〞的分裂状态,在对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内容或者体系表述上,理论界看法不一,至今未达成共识。笔者总结了有关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表述,多达30几项内容,这在部门法中是少见的,说明了统一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必要性。
董保华教授将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研究的主要观点概括为“宪法依据说〞“综合反映说〞“学理概括说〞三种。8此后近十年的开展,有关劳动法理论的研究成果又增加了不少,但对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研究,也没有出现较大进展,相关的论述仍然缺少新意。有关理论可以归纳为“条文直接移植说〞、“高度抽象概
9
括说〞、“主辅原如此说〞三大类。具体而言,有关劳动法根本原如此内容的表述代表性观点概括如下:
1.二原如此说。该说认为劳动法根本原如此主要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如此和三方性原如此;10以与是劳动法根本原如此包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如此和公民劳动权利平等原如此。11
2.三原如此说。该说又以下几个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法根本原如此应该是,“第一,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如此;第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如此;第三,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如此。〞12该观点后又修正为“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原如此、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中的三方性原如此和劳动者享有综合性权利原如此〞。13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的内容可表述为以下几项:〔1〕劳动既是公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如此;〔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如此;〔3〕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如此。14第三种观点是又表现出以下三方面,一是“国家促进就业原如此、公民有平等就业机会原如此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如此〞;二是“劳动自由原如此、劳动协调原如此和劳动保障原如此〞;15 三是“自由劳动原如此、三方协调原如此和保护弱者原如此〞,16三原如此说较为普遍,但各自表述的主要内容差异仍比拟大。
3.四原如此说。该说以董保华教授代表,提出劳动法根本原如此应是“劳动关系协调合同化原如此、劳动条件的基准化原如此、劳动者保障社会化原如此
17
和劳动执法规X化原如此〞;近来石美遐教授提出劳动法四原如此内容是“尊重劳动自由原如此、公民劳动权利平等原如此、劳动关系协调原如此和双重利益
18
保障原如此〞。
4.五原如此说。该说认为劳动法根本原如此应为以下五项:第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如此;第二,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如此;第三,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
8
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某某交通大学,2000年版,第83页。 9 石美遐:《劳动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2005年版,第33~34页。 10 X志京:《劳动法学》,复旦大学2006年版,第16页。 11 饶艾:《劳动法根本原如此研究》,载《某某师X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2 贾俊玲:《劳动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年版,第66页。 13 贾俊玲:《劳动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2006年版,第39页。 14 王全兴:《劳动法》〔第三版〕,法律2008年版,第50页。 15 冯彦君:《劳动法学》,某某大学1999年版,第43页。 16 周宝:《劳动法要论》,群众2006年版,第27页。 17 董保华:《劳动法》,某某大学1997年版,第45页。 18 石美遐:《劳动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2005年版,第36~4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