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初中物理八下优化设计课后习题Word版单元检测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18:01: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单元检测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体重50 kg C.体温37 ℃ 答案B 解析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一般在50 kg左右,故A正确;一个人的身高约是160 cm,故B错误;一个人正常的体温是37 ℃,故C正确;一个人每分钟的心跳大约在65~75次之间,故D正确。

2.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B.身高160 m D.1 min心跳75次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选项A中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说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的选项是A。

3.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答案B 4.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135 m/s C.2.25 m/s 答案C B.168.75 m/s D.2.81 m/s

1

解析由题图可知整个路程s=1 350 m,时间t=10 min=600 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m/s,故正确的选项为C。

5.(2019·四川广安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B =2.25

解析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声速减小,故A错误;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故B正确;当用手指控制琴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频率就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6.(2019·四川乐山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答案B 解析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A不符合题意;用凸面镜扩大视野,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符合题意;放大镜使光会聚,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手影也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7.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0 ℃

D. 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答案C 2

解析图像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故A选项错误;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B选项错误;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0 ℃,说明冰是晶体,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是0 ℃,故C选项正确;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不断吸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D选项错误。

8.(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和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儿就变少了。关于这两种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前者是汽化吸热,后者也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熔化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D.前者是凝固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答案A 解析洒了水的地面和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是水吸收热量蒸发成水蒸气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儿就变少了,是水吸收热量沸腾变成水蒸气了。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

( )

A.投影仪 答案B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显微镜

解析由题图可知,烛焰在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的位置,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照相机。故正确的选项是B。

10.(2019·四川成都中考)如图所示,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张能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张的眼睛 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A 解析小张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桥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小张的眼睛,故A错误;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小郑近视,晶状体太厚,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故B正确;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放大镜是凸透镜,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看到的廊桥的倒立的像是实像,故C正确;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眼睛远离方框时,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逐渐变小,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故D正确。

3

11.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都可能会出现小水珠。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答案B 12.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地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C.三个方面都相同 D.三个方面都不同 答案D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20分)

13.(1)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2)图丙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s。 答案(1)4.8(4.6或4.7) 4.70(或4.71) (2)32

解析(1)题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0.1 cm,铅笔的起始端与2 cm刻度线对齐,末端在6 cm刻度线与7 cm刻度线之间且靠近7 cm刻度线,所以题图甲中所示的铅笔的长度为6.8 cm-2.0 cm=4.8 cm,题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

4

值的下一位,即0.01 cm,铅笔的起始端与2.00 cm刻度线对齐,末端与6.70 cm刻度线对齐,所以题图乙所示的铅笔的长度为6.70 cm-2.00 cm=4.70 cm。(2)由题图丙知,停表秒针的1个小格是0.1 s,分针在0与1之间且超过半刻度线,由此可以确定秒针指示的是32 s刻度线,即停表的示数是32 s。

14.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如图所示。请你观察: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 ,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答案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速度

解析开始比赛后,“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要大于乌龟通过的路程,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得出的结论。而“裁判员”判定最终乌龟获胜,是根据跑到终点时,乌龟用的时间较短,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的时间得出的结论。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平均速度)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15.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当t=3 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 m/s。

答案20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保持不变。t=3 s时,s甲=90 m,s乙=30 m,则

v甲=v乙=

=30 m/s =10 m/s

所以两车的速度差为

v甲-v乙=30 m/s-10 m/s=20 m/s。

16.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 (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是 。 答案(2)(3) 液化

5

2019初中物理八下优化设计课后习题Word版单元检测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io5f82cza0fvam2gyzr6h1tx45dea007n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