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丽丽新买来一瓶矿泉水,把它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很长一段时间后,则这瓶矿泉水 A.质量减少了,密度不变 C.质量、密度都减少了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密度都不变
2.如图是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哪种做法光屏上一定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A.透镜不动,光屏与物体的位置对调
B.光屏和物体不动,适当移动透镜到某一位置 C.透镜不动,物体离透镜远些,光屏离透镜近些 D.透镜不动,物体和光屏都离透镜远些
3.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B.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5.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
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 D.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斑 6.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⑤冰冻的衣服变干; ⑥蜡烛的液滴掉落在桌面上变成蜡块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 7.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
A. B. C. D.
8.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9.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1分钟内振动了600次的物体,能发出人耳容易听到的声音
B.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音调
C.同一个发声体发出90dB的声音比50dB的声音振幅大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从声源处降低噪声
10.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 A.比实物密度大 B.比实物密度小 C.与实物密度相等 D.与实物密度相近 二、填空题
11.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cm,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
12.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 _______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 ________镜.
13.谚语、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①如坐针毡;②墙内开花墙外香;③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④霜前冷,雪后寒。其中主要体现压强知识的是______,主要体现摩擦知识的是______。(请填入相应的序号)
14.音叉被敲击时会发声,说明了声音由物体_________产生,如图所示,是几种音叉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
3
3
1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s内通过的路程是160m,它的速度是_____m/s,它25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m。
16.丽丽在阳光下吹泡泡,空中飞舞的泡泡上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____现象。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 三、计算题
17.同学们很喜欢的TFBOYS是由2013年暑期推出的全新的少年偶像组合。组合成员由TF家族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三名成员组成。(ρ水=1.0×103kg/m3,ρ蜡=0.9×103kg/m3) (1)其中王俊凯的质量是58kg,已知人的密度和水的差不多,王俊凯的体积多大? (2)假设用蜡来做同样体积的“王俊凯”,“王俊凯”的质量多大? (3)假如王俊凯随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他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吗? 18.小明一家假期驾车到临沧旅游,途中小明看到路边的标志牌。
(1)此时他家的车速已达20m/s,若仍以此速度向前行驶,这辆车是否超速?请计算说明。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从此处出发,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临沧? (3)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平时该怎么遵守交通规则。 四、实验题
19.如图所示,请你和小明同学一起完成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如图甲是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取适量体积的盐水,然后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人空烧杯中(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28.4g),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g,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 g/cm。用该实验方案得到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减小误差,小明改进了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以下步骤的操作,请你补充完整。 ①在烧杯中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读出体积V;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测得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用本小题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⑤请你指出小明操作过程中的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3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形成____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实验发现,通过凸透镜既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从物体相对凸透镜的位置来看,凸透镜的_____(选填“光心”,“焦点”或“二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1.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板的_________侧观察;
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实验时,发现蜡烛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2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小明同学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 ④铁圈b和石棉网 (2)如图甲所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3)根据下表数据在如图乙中绘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_____) 时间/min 温度/oC 0 88 1 90 2 92 3 94 4 96 5 98 6 98 7 98
(4)由数据及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水的温度_________;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6)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高,有的声音听起来低呢?小明想利用一把钢尺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