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讲 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新人教版(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23:23: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至临清的前情,故A、D项不可选。⑤句治河之方是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故C项不可选。

7.A [解析] 原文说“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卒于官”相当于“卒于官任”,是说他担任工部尚书之职未退休就去世了,但是选项中“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在原文中无依据。

8.(1)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都比漕运多。(5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译出“任”“终”“世”分别给1分)

(2)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加租税使百姓受害,而且船只也都不够坚固。(5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译出“有司”“科敛”“病”分别给1分)

[参考译文]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年间,以国子监生身份被提拔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永乐二年,因(办事)机敏干练,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永乐七年遭逢母亲丧事,但是皇帝下诏让他留任处理政务。永乐九年,皇帝命令他开修会通河。

所谓会通河,是元朝至元年间,从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至临清,引流汶水并截断济水,连接(集中)到卫河,形成转运漕粮的河道,取名叫“会通”。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要比漕运多。明朝初年运输粮饷到辽东、北平,也专用海运。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原武决口,断绝了安山湖的水流,会通河于是淤滞了。永乐初年,河运海运并行。海运艰险遥远,(很多)物资就丢失了,而河运则从长江、淮河到达阳武,征调山西、河南的民夫,沿岸牵引一百七十里到达卫河,经过八个递运所,百姓觉得非常辛苦。于是皇帝命令宋礼和都督周长前往治理会通河。

宋礼认为会通河的水源,必须依靠汶水(输送)。于是在堽城和戴村筑坝,横亘五里,遏止汶水的流向,使汶水不向南流入洸水而向北流入大海。又汇集几处泉流,都从汶水上流出,到达南旺后,又分为两道水流,十分之四的流水向南连接徐、沛,十分之六的流水向北到达临清。南旺地势高,开口引水,往南往北都注入水流,就称作水脊。借此观察合适的地方设置水闸,根据天时节令蓄水放水。水从这里分开向北到达临清,地势降低了九十尺,在那里设置了十七处水闸,而后到达卫河;向南到达沽头时,地势降低了一百一十六尺,设置水闸二十一处,而后到达淮河。总共派遣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工三十万,免除租税用了两百一十多万石,用了两百天疏浚工程才完成。这一年,皇帝又采用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恢复黄河旧河河道,用来削减水势,使黄河不再危害漕粮运输,命令宋礼同时监管这项工程。宋礼八月回到京城,评论功劳是第一,受到上等奖赏。

第二年,因为卫河水患,皇帝命令宋礼前往筹划治理。宋礼请求从魏家湾开挖支河两条,泄水放入土河,又从德州西北开挖支河一条,泄水放入黄河旧河道,让水流从海丰大沽河入海。皇帝命令等到秋收后开工。宋礼还提出:“海运经过艰难险阻,每年船只往往损毁,有的还漂失沉没。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加租税使百姓受害,而且船只也都不够坚固。统计海船一艘,用一百人运一千石,这笔费用可以办理二十艘装载二百石的河船,每船用十个人,可以运载四千石。据此分析,利弊很明显。请调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兖州粮,合计一百万石,从河运供应北京。”于是,(人们认识到)河运非常便利,漕粮运输越来越多。永乐十三年终于停止了海运。永乐二十年皇帝因为宋礼衰老患疾免除了他的早朝参拜,(如果他)有事奏请可让侍郎代办。永乐二十年七月,宋礼死在官任上。

9.C [解析] 与:赞同。

10.A [解析] ③为崇祯帝所为;④表现黄道周的正直勇敢;因此包含③④选项的不能选。 11.B [解析] “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这一假设有误,实际上袁崇焕已经杀死毛文龙。

12.(1)供养军队多年,物力已耗尽。即使杀了一个钱龙锡,对边疆战事也没有好处,白白毁坏己方的士气,伤害治国的本质。(“殚”“徒”“隳”各1分,“无益于边计”状语后置1分,句子大意1分)

6

(2)治理天下要讲方法,法律诉状不是用来压制天下人民的器具。龌龊小人,怎么能和他共谋大计?(“所以”“绳”“图”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黄道周,福建人。家里贫困,务农为生,(他)侍奉双亲,因孝顺闻名。天启年间(他)进入翰林院。当时在翰林院的人,多生活闲散、养尊处优,黄道周于是作《矫轻警惰文》来劝诫他们,得到了同僚们的敬重。

辽东战事正危急,毛文龙以镇江之捷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借重(毛文龙)的力量收复觉华岛,逐步图谋恢复辽河以西的土地。他们将这一奏议上呈于朝廷,认为应拨付百万饷银,只有黄道周认为这个对策不可行。后来,毛文龙最终没有取得胜利。魏忠贤当权后,黄道周拂衣而归。

崇祯元年,黄道周起复原职。第二年,辽督袁崇焕杀了毛文龙。黄道周原本就认为毛文龙不足以倚重,到这时,更是独自抚胸长叹,认为边防祸患将从此开始。不久,后金军队大举入侵,迫近京城。皇帝震怒,就于军中逮捕袁崇焕,追究主使者。袁崇焕说是由内阁大臣钱龙锡主使。案件审结,钱龙锡被判处死罪。黄道周听说这件事,叹息说:“怎么能够让皇上背负诛杀辅臣的声名呢!”上疏救钱龙锡。奏章递上去后,皇帝大怒,降旨严厉责备黄道周。黄道周没有被压制吓住,重新上奏章说:“供养军队多年,物力已耗尽。即使杀了一个钱龙锡,对边疆战事也没有好处,白白毁坏己方的士气,伤害治国的本质。臣特意不自量力地想要亲历疆场,审察险要之处。一旦让我统兵,将扑灭燎原之火,这是我的最大的希望。”皇帝更加震怒,黄道周最终被削去官籍,可是钱龙锡也最终减免死罪。

崇祯九年,(黄道周)升为右中允。当时首辅温体仁认为灾害战争,都是各郡县治理无序所致,不用重法将无法惩治,因此多次大规模兴起狱讼。而且皇上也认为他能干,更加信任他。黄道周上书说:“治理天下要讲方法,法律诉状不是用来压制天下人民的器具。龌龊小人,怎么能和他共谋大计?”温体仁由此怀恨黄道周。

黄道周已经有很高名望,天下人希望让他作丞相。这时杨嗣昌被夺情起用作兵部尚书;宣大总督卢象升因服父母丧在家,杨嗣昌推荐陈新甲代替他,可陈新甲也是在服丧之时起用。黄道周是一位儒者,认为国家即使缺乏人才,也不能违背礼制多次让居丧之人担任官职,让后世笑话,因此激昂地思考评判这些情形。皇上最终还是拜杨嗣昌为相,黄道周不赞同这件事。皇上平时了解黄道周的学识品行,但认为他性格偏执,不是能挽救时局的丞相人选。

十七年,都城北京陷落。唐王让黄道周担任吏部尚书,当时郑芝龙骄横跋扈,黄道周引用祖制约束他。从此(他们)有了隔阂,(黄道周)自请出驻广信,郑芝龙故意难为他。黄道周无兵无饷,兵败被擒,到南京后死在那里。

7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讲 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ioyh5xrnj3ef8l940oa3cwgi893hn006cc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