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推进研究
作者:钱龙飞 盛亚东 来源:《卷宗》2020年第02期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在国家和社会彰显,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通过课程的形式推进,以讲解、展演、表演的形式参与,让更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了解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自信,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教育;课程;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由于近些年来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轻视,反而是对于现代文化情有独钟,这都是不利于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要把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与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相互结合,并加以时代特征进行融合,这样才有利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而一味的倾向于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而忽视传统文化,是极其不可取的。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以课程的方式推进,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并且对于学生的文化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传统文化进课堂
5000年的中华文明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宝贵遗产,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真是学也学不完,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方式,筛选比较适合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进行推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自身的成长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京剧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们教师通过搜集相关的信息,在课堂上让学生们了解京剧的历史与发展,通过对京剧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了解国粹的魅力,让学生们能够从陌生、到了解、再到喜欢,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完成我们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邀请一些比较好的、在京剧方面有造诣的演员或票友,让他们现场为学生们讲解和表演,这样也能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喜欢上京剧。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教师能够适当的挑选好素材,再通过精心的准备,学生们是很容易接受,并呈现出很好的效果的。对于学生们来说,之前之所以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主要是没有专门的人去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他们不愿意去接受,现在通过课堂的方式让学生们去了解,既有被动的接受,也有兴趣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推进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