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摸底考试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08: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暨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

生物

时量:90分钟 满分:90分

得分: _____________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 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能

A. 肽酶P可以催化⑤处的化学键断裂 B. 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一个 C. 如图所示肽链一定由六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D. 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多肽链

2.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 3 — 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 要病理特征。3 — AP是由其前体蛋白 APP(—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 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3 — 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细胞膜上的APP分子 APP分子被水解酶切割

1 2

596 636 695 1 2 59ft 636 695

fhc IH pf—t-IR N —— H o=c 育O —c nmrcIH F IH ,1 -tfe ⑧

專半 B-APg?合物

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3 — AP会产生紫色反应

B. —个3 — AP分子中至少含有 39个肽键 C. 3 — 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D. 3 -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

3?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 断错误的是 选项,膜蛋白的位置、功能,膜蛋白的类型 A.

,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受体

All ⑦B. ,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 ,载体 C. ,位于类囊体膜,催化 ATP合成,酶 D.

,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 ,抗原4?心房颤动(房

1

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

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 位于核孔上与核孔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物质

(核孔复合物是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 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 D. 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5.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都含有少量染色体

B. [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 叶绿体中发生 CQT QT GH12Q的变化,线粒体中发生 GH2O6T QT CQ的变化 D.

的 CQ到达相邻细胞的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至少需要通过

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酉何 酉何 酉何

化合物甲—— 化合物乙——―T化合物丙——酶T化合物丁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

突变体a (酶A缺陷) 不生长 不生长 突变体b (酶B缺陷) 不生长 生长 突变体c (酶C缺陷) 生长 生长 线粒体内产生6层生物膜

6. 酶A、B 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 任意一种酶

突变体 添加物 化合物乙 化合物丙 由上可知,酶 A 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A. 酶A、酶B、酶C B .酶A、酶C、酶B C.酶B、酶C、酶A D .酶C、酶B、酶A

7.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 CO和Q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 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

02和CQ相对含量

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一三芝A. ti~1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 ti时快

C. 若降低10 C培养,0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最新研究表明,决定细胞“命运”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外因则取决于细 胞对细胞外信号的特异性结合所进行的程序性反应。

下图为部分信号决定细胞“命运”的示

意图,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胞外信号,则下列有关细胞外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w? 2

A

A. 只要有胞外信号 D和E,细胞就一定会进行分裂 B.

对于癌细胞而言,细胞外信号 A?E可能会持续起作用

C. 只有细胞外信号 F和G能诱导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D. 由于细胞凋亡无胞外信号作用,可证明细胞凋亡与基因无关 9.

表格中列举了不同性别的二倍体植物酸模

(俗称野

菠菜)的染色体组成(包括常染色体

与性染色体)及X与Y的比例情况,已知酸模的体细胞中有

21或(21 ± 1)条染色体,表中 A

指的是常染色体,X与Y属于性染色体但不互为同源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X与Y的比例 植株性别 雌雄同株 18A+ XX+ YY 18A+ X+ Y 雌株 雄株 染色体组成 是否可育 是 否 18A+ XX+ Y 18A+ X+ YY 1 :1 是 是 2 :1 1 :2 10或11

A. 酸模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内出现的四分体的数目为 B. 雄株=

D.

株所占比例应大于

10. 实验中,具有

①F1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11.

有控制某高等植物植株高度的两对等

位基因A、a和B、b(已知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 所占比例为

A. 37.5% B . 34% C. 26% D. 8%

②F 2性状分离比 ⑤F 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中雌雄同株:雌株:2 : 1 :1

自然状态下一个酸模种群内雌雄同50 %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1 :1比例的是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C. 不同性别的酸模单株隔离种植,能结出种子的只有雌雄同株酸模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⑤D .①③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 现

),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高度,

AABB高50 cm, aabb高30 cm。这两个纯合

子杂交得到F1, F1产生四种配子的比例为 3 : 3 : 2 : 2。自交得到 F2,在F2中表现40 cm高 度的个体

12.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 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 AaXV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 现一个AAXX3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3

A. 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 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 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

13. 某生物基因型为 A1A2, A和A的表达产物 Ni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 NN、NNb、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

A. 1/3 B . 1/4 C . 1/8 D . 1/9 14.

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

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 DNA莫板

32

A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 Ai的2倍,则由A和A

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 NN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S,为了研究

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 是

P标记,一起温育一段

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

A. 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 S的缓冲液

B. 加入肝素后没有新的 mRNA合成 C. 曲线反映的是模板 DNA的复制过程 D. 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 15.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基因可以自发突变为 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以突变为 A基因 B.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 Ti质粒的T- 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 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 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16.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 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中暑后,下丘脑的调控能力将会下降 B. 中暑与人体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紊乱有关

C. 中暑和剧烈运动导致肌肉酸痛都是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所致 D. 中暑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可能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 17.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不受激素影响 C. 不存在信息传递

4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摸底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iswr7fszx68ub00wtu64vbt01gdv9005i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