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小车刚与弹簧接触的位移x车以及与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考点】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物块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绳子承受的拉力,即为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假设物块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减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可求得物块的末速度,从而分析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确定出物块刚滑至小车最右端时的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物块滑上小车后物块和小车的加速度,并由速度公式得到共速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求得两者的相对位移,从而求得摩擦生热Q. 【解答】解:(1)物块下摆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 mgl=mv12
代入数据解得 v1=16m/s
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m
可得: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F=3mg=60N
(2)假设物块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减速,设末速为v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1mg=ma1
代入数据解得:a1=﹣4m/s2 由
=2a1L,解得 v2=8m/s<v0,可知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减速,和传送带共速后匀速到小车上.
因此到达传送带右端时速度 v3=10m/s
物块以v3的速度滑上小车,之后,小车加速,物块减速,设t时间后达到同速v同,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物块:﹣μ1mg=ma2 对小车:μ2mg=Ma3
根据速度相等得:v3+a2t=a3t 代入数据解得:t=1s,v同=2m/s 物块发生位移:x物=小车发生位移:x车=
t=6m
t=1m
两者相对位为:△x=5m
所以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μ2mg△x=80J 答:(1)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60N;
(2)小车刚与弹簧接触时的位移x车是1m,与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是80J.
汕头市金山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 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
B.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 C.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
D.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2.已知河水自西向东流动,流速为v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且v2>v1,用小箭头表示船头的指向及小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虚线表示小船过河的路径,则下图中可能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O点做圆周运动.当小球A的速度为vA时,小球B的速度为vB.则轴心O到小球B的距离是( )
A.
vBlvAl B. C.
vA?vBvA?vBvA+vBlvA+vBl
D. vAvB
4.如图所示,b点位于斜面底端P点的正上方,并与斜面顶端a点等高且高度为h,今在a、b两点分别以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两个小球A、B(可视为质点).若A球恰好落到P点的同时,B球也恰好落到斜面的中点q.不计空气阻力,则( )
A.va=vb B.va=2vb C.A、B两球同时抛出 D.A球提前(2-1)2h秒先抛出 g
5.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27∶8,则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 vA∶vB=3∶8 B. vA∶vB=4∶3 C. vA∶vB=3∶4 D. vA∶vB=2∶3
6.人造地球卫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3月8日凌晨,飞往北京的马航MH370航班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有154名中国人.我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启动卫星测控应急预案,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等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假设某颗圆周运动卫星A轨道在赤道平面内,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5倍,取同步卫星B离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 )
A.卫星A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4倍 7C.同步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为地球表面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向心加速度的7倍
D.卫星B的周期小于卫星A的周期
7.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
v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 23P2PP4PA. B. C. D. mvmvmvmv
8.如图所示,地面上竖直放一根轻弹簧,其下端和地面固定连接,一物体从弹簧正上方距弹簧一定高度处自由下落,则( )
A.物体和弹簧接触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B.物体在挤压弹簧阶段,物体动能和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加 C.物体在挤压弹簧阶段,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的之先增加后减少 D.物体在反弹阶段动能一直增加,直到物体脱离弹簧为止
9.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固定在一轻杆的两端,绕一固定 转轴O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杆到达竖直位置时,设杆对A做功为W, B球机械能的变化量ΔE,则( )
A.W=0,ΔE=0 B.W<0,ΔE>0 C.W>0,ΔE>0 D.W>0,ΔE<0
10.如图所示,AB、AC两光滑细杆组成的直角支架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两细杆上分别套有带孔的a、b两小球,在细线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恰好水平.某时刻剪断细线,在两球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两球到底端时速度相同 B.a、b两球重力做功相同
C.小球a下滑的时间大于小球b下滑的时间 D.小球a受到的弹力小于小球b受到的弹力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共6题,每题4分,答不全得2分,共24分) 11. 如图所示,一个球绕中心轴线OO′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a、b两点线速度相同 B.a、b两点角速度相同
C.若θ=30°,则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va∶vb=3∶2 D.若θ=30°,则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aa∶ab=2∶3
12.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向心力是A的向心力的2倍
B.B对A的摩擦力是盘对B的摩擦力的2倍 C.A、B都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
D.若B先滑动,则B对A的动摩擦因数μA大于盘对B的动摩擦因数μB
13.“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A、B两颗均匀球形天体,两天体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飞行的卫星,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天体A、B的质量与它们的半径成正比 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与它们的半径成正比 C.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相等 D.天体A、B的密度一定相等
14. 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6 m/s的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此可知( )
A.减速过程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 C.减速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49 J D.减速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3 J
1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处,将小球拉至A处,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间的竖直高度差为h,速度为v,则( ) A.由A到B重力做的功等于mgh
1
B.由A到B重力势能减少mv2
2C.由A到B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mgh
mv2
D.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 2
16.如图所示,固定于竖直面内的粗糙斜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杆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小球沿杆由底端匀速运动至顶端.已知小球与斜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拉力F的大小及其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α=30°时,拉力F最小
3
,则关于3
B.当α=60°时,拉力F做功最少
C.当α=60°时,拉力F最小
D.当α=90°时,拉力F做功最少
三、 解答题(共46分,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6分)如图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