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Mg—24 O—16 Cl—35.5 N—14 H—1 Na—23
Zn—65 Cu—64 Ca—40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高炉炼铁 B.粮食酿酒 C.灯泡发光 D.燃放礼花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吸取液体药品 B.加热液体 C.测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
3.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开启抽油烟机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向刚刚用熟石灰改良过的酸性土壤中施用铵态氮肥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D.用稀盐酸除铁锈,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5.右图为汞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汞的中子数为80 B.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清新、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食品防腐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D.NO2、CO2、SO2和粉尘都是空气污染物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先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入稀盐酸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着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8.某同学根据下图几个实验,获得如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一、电解水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三、倾倒二氧化碳 四、燃烧条件的实验 A.由实验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若实验二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小,可能是因为红磷量不足 C.根据实验三的现象只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D.实验四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氢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验纯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0.化学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铁、锌、碘、钙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C.生活污水不含污染物可以直接向水体排放 D.煤、 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后,对反应后剩余溶液的成分进行后续探究,设计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 ) ...
A.取样,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证明剩余溶液中溶质成分为CaCl2、HCl B.取样,加入少量锌粒,没有气泡产生,证明剩余溶液中不含HCl C.取样,加入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剩余溶液中含有HCl
D.取样,加入少量Cu(OH)2固体,若固体减少,溶液变成蓝色,证明剩余溶液中含有HCl
12.某同学对教材中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丙中有一张每隔1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敞口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 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 ..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自上而 下依次变红;
③将图2中的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若另取与丙相同的装置浸入热水中与丙做对比实验, 可得出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的结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B C D A.分别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镁粉至过量 D.在密闭容器中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
14.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A B C D N2 NaCl KCl CaO 所含杂质 CO Na2CO3 MnO2 Ca(OH)2 除杂质的方法 通过灼热的CuO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加适量的水,干燥 15.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 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C.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a至d段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4分)
16.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 (2)三个镁离子__________;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 (4)二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 17.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牛肉 B.馒头 C.西红柿 D.牛奶鸡蛋 (2)洗洁精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 功能;炉具清洁剂中
含有NaOH,也可以除去油污,原因是 ;
(3)天然气是现代家庭的主要燃料,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厨房中油锅着火,可迅速盖上锅盖,其原理是 。
18.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请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解决下列问题(M、N均不含结晶水) : (1)温度为 ℃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20gM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 的质量为 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g水 充分搅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3)若M中混有少量N,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M。
19.下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通过催化剂可直接将有毒尾气转变为无毒气体。
小”或“不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还原反应的定义可知 (写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图中涉及的氧化物有三种 D.该转化器中的催化剂需经常更换
C.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20. 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①
②
(1)D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一种),B的用途之一是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21.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当中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事例。 (1)喝冰镇汽水时常常会打嗝;
(2)将煤制成蜂窝煤比制成煤球更有利于煤的燃烧;
(3)铝比铁活动性强,但铝制品往往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22.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中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
(1)我市的很多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作为燃料,请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一条优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