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12课,第一单元主要教育学生学会调整情绪、保持快乐能力,学会宽容待人,并通过制定计划、坚持执行进行锻炼;第二单元着重于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第三单元是对学生的意志水平进行磨练,帮助学生形成坚毅的人格;第四单元让学生认识拖延的害处,克服改正拖延的习惯;学会赞美别人;感受团队的力量。
总体来说,本册教材立足于四年级学生的发展现状,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问题,涉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方面,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生动活泼。教学时一定要照顾到所有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思维与心理方面相对三年级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转变自己的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较具体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观性较强,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认真分析。比如在作文中分析一件事情,开始有了条理,尽管许多看法显得幼稚,但是这种分析方法是可贵的。在心理学上,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的前提。分析问题就是独立认识问题的过程。相对比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这是女孩子生理发育特征决定的。
四年级学生在读书方面表现出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他们不只是寻找热闹的漫画或故事书,而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书籍,对理科
感兴趣的孩子开始注意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类读物。意志行为中体现出比较完善的选择性。
但是四年级的孩子这时候的爱好兴趣表现还不稳定,这时候表现出来的爱好还不稳定,无论是学习科目还是游戏项目。说明四年级学生在这个阶段处于一个集中发展的初步阶段。 三、教学目标
1、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
2、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 3、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
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教学时间 8.28-9.1 9.4-9.8 9.11-9.15 9.18-9.22 9.25-9.29 10.2-10.6 10.9-10.13 10.16-10.20 10.23-10.27 10.30-11.3 11.6-11.10 11.13-11.17 11.20-11.24 11.27-12.1 12.4-12.8 12.11-12.15 12.18-12.22 12.25-12.29 教学内容 准备课 1、寻找快乐密码 1、寻找快乐密码 2、计划引领学习 2、计划引领学习 国庆假期 3、心胸可以比海宽 3、心胸可以比海宽 4、在网络的天地里 4、在网络的天地里 5、自信的我最美丽 5、自信的我最美丽 6、问号伴随学习 6、问号伴随学习 7、沟通小达人 7、沟通小达人 8、我的时间我作主 8、我的时间我作主 执行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