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老师:中华文化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老师:联系旧知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什么?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文化的作用是? 学生: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们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板书设计】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地位 2、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和特点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文化区域性的成因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意义
2、中华文化的作用(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2)明确源远流长、从未间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3)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
(4)了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证据——史书典籍。 (5)了解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6)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能力目标
(1)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本框题信息量比较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读信息的能力。
(2)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理知识,教师要引领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2)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3)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重点难点】
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重点)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重点)
3、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难点)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文化对人类和社会的重大作用,以及人类文化的发展,这也激发起了学生探究中华文明的兴趣。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对传统文化采取漠视态度和逆反心理,因此,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文化,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逾越其心理、情感、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节课我们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结局分别是什么样的?
2、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每个阶段的文化成就有哪些?影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文字的发明有什么作用?汉字的发明有什么作用? 4、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5、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什么? 6、青年学生怎样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学生阅读课本。 解决问题、自主探究:
1、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结局分别是什么样的?
学生:由于外族入侵,古巴比伦王国灭亡,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古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被雅利安化;古埃及文化也因外族入侵被其他民族同化,变得面目全非;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探究:
问题: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没有中断、延续至今?
学生:中华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先进性、包容性、延续性,使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后都被同化。
2、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七阶段)每个阶段的文化成就有? 学生: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 思想、阴阳八卦,山海经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秦朝,秦始皇陵兵马俑,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汉代,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史记》,汉赋。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全盛时代。唐诗,霓裳羽衣舞,乐山大佛
宋元明,宋词元曲,宋明理学,
明清,四大名著,郑板桥的画,清明上河图,京剧,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老师: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学生:源远流长。
3、文字的发明有什么作用?汉字的发明有什么作用?
学生: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学生: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老师: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印度文字,现代人已经无法读懂,但古老的汉字仍然被13亿中国人广泛使用,这充分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合作探究一:
阅读课本64页相关链接, 问题:(1)汉字是怎么演变的?
(2)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时代的来临,有人认为,现代人用电脑打字,会不会书写汉字已经不重要了。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学生:汉字的作用,写汉字是艺术。 4、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学生: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
老师:从历史记载情况看,两河流域的文化仅有“诺亚方舟”的神话传说,古埃及没有史书记载,而中国的史书却是数量庞大,浩如烟海。
老师:你能说出我国几部著名的史书吗? 学生:
老师:中国史书这么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