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2.总结:我们利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①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②公式: P=F/ S
③单位: Pa 1Pa=1N/m2 3.例题练习:
例1、1m2桌面上平放着一本长10cm,宽5cm的字典,字典受到的重力为5N,计算这本书对桌面的压强.
例2、洒水车在晨曦中辛勤的工作,已知汽车自重2.5吨,满载时装水10吨,共有10个轮胎,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求装满水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计算,明确受力面积的含义,以及压强公式的应用。
(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喝酸奶时插吸管,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2.让一位同学分别用两个食指感受口罩下方挂矿泉水瓶,哪个手指感觉更加明显。(让学生知道从超市用塑料袋装物品带走时,怎样减轻手的疼痛)
从这两个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进行改变压强方法的学习中学会定性分析和控制变量的研究思想。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板书设计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Pa 1Pa=1N/m2 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第一节 压强导学案
6
一、压力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二、探究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7
实验步骤如下:
(1)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2)在腿朝下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3)把小桌翻过来,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分析:步骤(1)和(2)中,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__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步骤(1)和(3)中,把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观察课本图示,由甲图和乙图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有关;由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综合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三、自主学习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