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提升练(三)
1.(2019·湖州适应性考试)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文献 “三月打雷麦谷堆”(雷雨肥庄稼)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解释 放电反应之一是N2+2O2=====2NO2 “火树银花”涉及的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泽中有火”指湖泊池沼水面上甲烷的燃烧现象 C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砺房D 成灰”(“砺房”为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蜃”的主要成分是CaO 解析:选A。在雷电作用下,N2和O2只能生成NO,A项错误;“火树银花”涉及焰色反应,它是物理变化,B项正确;“泽”指沼泽,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项正确;“牡蛎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煤饼作燃料,高温下将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D项正确。
2.(2019·金华高三选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15P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1
C.CO2的电子式:
D.CH4的比例模型:
解析:选A。P的质子数是15,A项正确;F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B项错误;CO2的电子式为
C项错误;题中所给模型为甲烷的球棍模型,D项错误。
3.(2019·温州名校联考)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制Cl2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气
B.用碱式滴定管可以准确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C.需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450 mL,则配制时应选用450 mL的容量瓶 D.将溴水、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放置于冷暗处
解析:选D。实验室制Cl2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一般不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气,A项错误;KMnO4有强氧化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B项错误;没有450 mL的容量瓶,应选用500 mL容量瓶,C项错误;次溴酸、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溴水、
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放置于冷暗处,D项正确。
4.K2FeO4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 Fe2O3、KNO3、KOH 混合共熔,反应为Fe2O3
高温
+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
B.每生成 1 mol K2FeO4,转移 6 mol电子 C.K2FeO4 具有氧化杀菌作用
D.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KNO3>K2FeO4
解析:选B。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高温
被氧化,A项正确; 反应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6价,故1 mol Fe2O3转移6 mol电子,生成2 mol K2FeO4,故当生成1 mol K2FeO4时转移3 mol电子,B项错误;K2FeO4 中铁元素为+6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C项正确;反应中KNO3为氧化剂,K2FeO4为氧化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故氧化性:KNO3>K2FeO4,D项正确。
5.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B>C>E B.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D元素的稳定是氢键的缘故
C.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NH5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D.由C、D、E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沉淀
解析:选B。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8,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E为Na,由B与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B、C位于第2周期,原子序数:C>B,且C与D处于同主族,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令C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1、D的原子序数为x+8,则1+x-1+x=x+8,解得x=8,B为N、C为O、D为S。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N>O>Na,A项正确;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B项错误;NH5是由铵根离子和氢负离子组成,一个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氢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阴、阳离子H、NH4个数比为1∶1,C项正确;由C、D、E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可能为硫酸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Na2S2O3+2HCl===2NaCl+S↓+SO2↑+H2O,D项正确。
6.(2019·杭州高三质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3-
2-
+
C D
A.淀粉水解液中滴加碘水,变蓝色,证明淀粉未水解 B.纤维素可以制造酒精,酒精可以进一步氧化生产醋酸 C.可以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来区分棉纤维和蚕丝
D.可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其原理是使病菌中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病菌
解析:选A。淀粉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蓝色,说明淀粉未水解或部分水解,A项错误。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铜锌原电池装置,实验时,观察到滤纸上紫色小点向A电极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为Zn片,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由B经导线移向A
C.B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 D.若将Cu片移出滤纸,锌片会继续溶解
解析:选B。由题意知,MnO4向A电极移动,由于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为Zn片,A项正确;在原电池的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A电极)经导线移向正极(B电极),B项错误;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上H得电子,被还原为H2,C项正确;将Cu片移出滤纸后,Zn片会与滤纸中的稀硫酸反应而继续溶解,D项正确。
8.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为前者大于后者 C.常温下,10 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酸HA至pH刚好等于7,所得溶液体积V(总)≤20 mL(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D.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盐酸放出的氢气多 解析:选D。常温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数都相等,故两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A项正确;由于NH3·H2O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pH=11的氨水加水稀释10倍后,11>pH>10,而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10,B项正确;HA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若HA是强酸,则中和至pH=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 mL,若HA是弱酸,则pH=2的HA溶液中HA的浓度大于0.01 mol·L,中和至pH=7时,消耗的V(HA)<10 mL,溶液的总体积小于20 mL,C项正确;对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n(HCl)=n(CH3COOH),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放出氢气的量相等,D项错
-1+
-+
-
误。
9.(2019·浙江十校联盟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NaOH、HCl溶于水均克服了离子键
C.CO2、PCl3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D.金刚石和足球烯都属于原子晶体,熔化只克服共价键
解析:选C。NH4NO3中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是其为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HCl溶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B项错误;CO2和PCl3的电子式分别为
,
两者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项正确;足球烯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D项错误。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 g Na与100 mL含0.1 mol HCl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4.48 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产生的水中所含O—H键数目为0.8NA
C.常温下,1 L pH=2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0.01NA D.9 g CO2与N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4.6NA
解析:选B。4.6 g (0.2 mol)Na与100 mL含0.1 mol HCl的盐酸反应,无论盐酸是否过量,Na均完全反应生成Na,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A项错误;1 mol CH4和1 mol C2H4完全燃烧均生成2 mol H2O,则标准状况下,4.48 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含有的O—H键数目为 0.8NA,B项正确;常温下,1 L pH=2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1×10数为4.4NA,D项错误。
11.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图如下:
+
-12
+
13
17
+
NA,C项错误;9 g 13CO2和N2 17O 的混合物中所含电子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SO2(g)+I2(g)+2H2O(l)===2HI(aq)+H2SO4(aq) ΔH1=-213 kJ·mol 1-1
反应Ⅱ:H2SO4(aq)===SO2(g)+H2O(l)+O2(g) ΔH2=+327 kJ·mol
2反应Ⅲ:2HI(aq)===H2(g)+I2(g) ΔH3=+172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