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公司的互联网进化路线图: 用互联网思维重塑产品、客户及价值
李蓓 著
目录
导语 .................................................................................................................................................. 3 第一篇 重新思考产品 ..................................................................................................................... 6
问题1:可以数字化吗 ............................................................................................................ 6
第一节 登上数字化快车 ................................................................................................. 6 第二节 20年前,你预见到了电子书吗 ........................................................................ 8 第三节 比特的“魔法世界” ......................................................................................... 10 问题2:可以配套吗 .............................................................................................................. 12
第一节 索尼为什么又输了 ........................................................................................... 12 第二节 完整!完整!完整 ........................................................................................... 15 问题3:可以形成数字产业链吗 .......................................................................................... 16
第一节 “躺着赚钱”的数字平台 ................................................................................. 16 第二节 视频行业的纵深融合 ....................................................................................... 20 问题4:可以成为平台吗 ...................................................................................................... 22
第一节 只能向上游延伸吗?不 ................................................................................... 22 第二节 “两端开放”的“轻”公司 ........................................................................... 26 问题5:可以模块化吗 .......................................................................................................... 30
第一节 “积木”的多种玩法 ....................................................................................... 30 第二节 野蛮生长的“山寨机” ................................................................................... 33 问题6:可以预售吗 .............................................................................................................. 35
第一节 “众筹”筹的是什么 ........................................................................................... 35 第二节 “定制”打乱了谁 ............................................................................................. 41 问题7:可以持续订购吗 ...................................................................................................... 44
第一节 终身价值有几何 ............................................................................................... 44 第二节 “盒子模式”有多美 ....................................................................................... 47
第二篇 重新思考客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1:可以发现社区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建设有生命力的社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主动融入社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2:社区可以自我演化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活跃社区的“自增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社区成长的两个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3:可以聚合需求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传统营销已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是评测,不是广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4:可以找到核心追随者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突破“鸡蛋困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约吗?”如何变成暗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不分内外的“吃货”大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5:影响可以持续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传染病”的退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博客缺了什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6:可以建立信用体系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用户信用等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信用转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群体智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篇 重新思考价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1:可以成为数据终端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信息成为“第六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闪烁的“小屏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万物互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2:可以发现最低成本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网络中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社会企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寻找“零成本”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3:可以去中心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网络效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扩张即增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无中心的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4:可以随需即得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分享经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想得到的立刻就能得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更多体验,更丰富的人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题5:可以形成生态圈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告别“寒武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产业链“解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创新大爆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语
如果我问你,2014年哪个概念最火?也许你会脱口而出:“互联网思维!”的确,对某些互联网企业来说,2014年是丰收之年。阿里巴巴上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走上顶峰;小米手机快速冲进市场“前三强”,“轻公司”再次惊艳全场;在支付入口、手机打车、个人对个人信贷等领域,互联网思维被炒得火热、红得发紫;甚至在传统的餐饮、洗衣、家政等领域,也闪现出线上线下联动的商机,不谈O2O,你就out了。
所有在风口飘扬的大旗上,都写着互联网思维五个大字。不过,在本书中,你不会找到经常被引用的互联网思维案例——烧饼店、餐馆和情趣用品商店都不是本书关注的重点,原因很简单,它们并非真正的互联网企业,而是传统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制造喧嚣,这种喧嚣甚至不能形成口碑。这就注定了喧嚣远去之后,它们将被人们遗忘。因此,这是一本谈互联网思维的书,但与那些你读过的谈互联网思维的书不一样。
在各式各样对“互联网思维”的解读中,几乎没有一种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互联网”能够“凭空”创造出价值?如果把1995年看成是“互联网”商业化元年,那么,回首这二十年,无数的创业者、先行者、探索者都在力图回答这个问题——互联网创新中的核心力量到底是什么?1999年,雅虎的崛起,让分析家们一度以为找到了答案,整个互联网被解释成媒体的一种新形式,因此,吸引眼球——广告效益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互联网模式”。
现在看来,这种解读过于肤浅了。2005年前后开始蓬勃发展的社区网络,尤其是Facebook这种“巨型网络社区”的出现告诉我们,仅有眼球是不够的,“黏”住客户才是“王道”,于是,互联网又被解释为“社交媒体”。这种升级后的“媒体”可以改变客户获取信息的习惯,甚至具有强大的动员力量。在社区中可以形成口碑,可以利用粉丝力量创造营销奇迹,这时,社区效应——营销入口又成为风靡一时的“互联网模式”。
今天,移动互联网将客户随时随地产生的需求与供应者相匹配,每一种依托互联网实现的服务都在构建社区,而成功的应用依靠的却不仅仅是社区。人人都想站在风口,只要看准“趋势”,就一定会“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却没有看到,几乎所有的“移动应用”风
口处,每一个让今天的创业者热血沸腾的想法,都躺满了“先驱”者们的“尸体”。
在本书中,你会看到,当年,尚未登上“市值第一”霸主地位的苹果如何历经艰辛地以“外来者”的身份为数字音乐构建出价值链,你会看到,几乎步步模仿iPod的索尼电子阅读器(iReader)如何一败涂地、黯然离场。每一个后人称颂的“传奇”,在没有成为传奇之前,都是在黑暗中四处碰壁、摸索前行。这么说并非为了打击雄心勃勃、跃跃欲试的年轻创业者们,而是提醒他们,“开放式学习”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大“法宝”,而且,这些前行者们经验和体会常常是透明的,能不能踏着前人已经摸索出的路径前行,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去了解和借鉴。从这个角度而言,本书更像是一本集合了大量案例的“试错指南”。在你觉得无法突破现状的时候,尝试着回答一下本书以“章节标题”形式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我的产品可以数字化吗?如果没有产品,我的公司会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也是过去无数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在探索时苦苦思索的问题。
我将这种探索过程比喻为“穿过玉米地”,你在玉米地的这边,你知道,对面就有美丽的湖滨、丰美的果实,但是玉米秆高过人头顶,你的视野受限,你和同伴们在玉米地中穿行,常常觉得是在漫无目的地瞎闯,只能凭直觉前行,然后你们会碰到障碍,似乎永远得不到预期中的反响,这时,你们会对方向产生怀疑,然后换个方向继续穿行……几次尝试之后,团队中有人离开,即使最坚定的人也无法预测你们何时才能穿过这片玉米地。这是创业过程中最困难的时刻。如果此时,你能看到前人留下的一些指引牌,往往会信心大增。而本书中各个章节所提出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指引牌。
我把这些“指引牌”归结为三大类,分别是产品、客户和价值。虽然产品、客户和价值都是一个企业立足的根本,但是它们并不是同等重要的。从大量的创业企业的实践中,我总结出这一规律: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产品的重要性小于客户的重要性,而客户的重要性又小于价值的重要性。这时候,反过来看看二十年来众多对互联网如何创造价值的解释,你会发现,最初,人们把网络当作是一种“产品”,“新媒体”观就是典型地将网站做成“产品”的思路,这种思路延续到今天的门户网站、微博网站、搜索网站……
社交媒体急速扩张的时候也是互联网企业将重心从产品转向客户的时候,使用网络的人成了重点,而不仅仅是他们使用的工具。只有完成了这种突破,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社交媒体可以抓住“开放平台”的优势,引入看起来是“产品竞争者”的“合作方”,与他们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