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保证国家赋税、徭役政策落到实处 E.确保国家兵役政策落到实处
21.以下文献记载,反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有(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C.“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D.“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E.“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22.下列有关“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B.“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C.“中和”意为“经过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E.“中庸之道”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
23.周代已开始对乐器进行系统分类,出现了依制作材料而划分的“八音”,以下属“八音”的有( )
A.金 B.石 C.土
D.革 E.竹
24.普通话是()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B.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C.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D.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E.中华民族的通用语
25.属于“儒学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或地区有( )
A.韩国 B.日本 C.印度
D.新加坡 E.土耳其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文化现象27.《史记》28.行业组织29.道教30.避讳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后的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并改正。
31.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
32.我国南北各地在立春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打春牛”。( )
33.皇帝对相权的限制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架空,二是监察。()
34.《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共分赋、比、兴三部分。()
35.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河中小城市的兴起。
37.简述上古文化区域及其形成的原因。
38.简述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区别。
39.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有哪些?
40.简述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文化意义。
42.论孔子和孟子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建设的贡献。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化内涵指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
2.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就是“______________”,这是把天下交给贤人的远古的帝位的传递方式。
3.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______________》中描述了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情景。 4.《神灭论》的作者是南北朝时候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______________。
5.明朝有两部著名的农书,分别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
6.贸易古称“______________”,原指交易、专卖。
7.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以______________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 8.《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______________手法的运用。
9.对联是由古代的“__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
10.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文化界开始出现“现代新儒学”思潮,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熊十力。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化的两个层次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 )
2.我国古代燕齐地区盛行神仙崇拜,这与其海洋环境有关。( )
3.分封制是从夏商时代就开始实施的。( )
4.“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儒家经典。( )
5.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方式就是坐商经营。( )
6.我国古代的算术、代数和几何都是很发达的。( )
7.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 )
8.世界上的文字分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
9.中国古代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的法律形式。( )
10.宋代朱熹的学说曾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A.文化事象B.文化现象C.文化思潮D.文化内涵
2.国别文化是以( )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A.国家 B.民族C.地域 D.层次
3.中国的地势地形( )。
A.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波浪状分布D.向东南倾斜,呈波浪状分布
4.到元明清时,我国出现了( )的局面。
A.政治中心在南方,经济中心在北方
B.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
C.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
D.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
5.下列属于道家的观点的是( )。
A.仁者,人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无为而无不为D.修身,治国,平天下
6.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朝代是( )。
A.秦代 B.两汉C.魏晋 D.隋唐 7.“道统”的思想是( )提出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