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传统节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8:38: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缙云实验小学李悦悦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的六个传统节日,了解这几个传统节日的时间和主要风俗。 2、初步了解这些节日和农历有关。 3、感受传统节日所带来的节日气氛与快乐,进一步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教学重点:感受传统节日所带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贴纸学生准备: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活动过程:一、激趣导课: 1、播放2012春晚视频:邓鸣贺《小孩你别馋》。这个在土豆网有,我下载不来,麻烦你弄一下。 2、邓鸣贺在儿歌说到了很多节日,这写节日啊,是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节日,我们把它们称为传统节日。比如说??(课件点出六个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传统节日》。二、提出探究的内容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啊?对于这些传统节日我们要了解它们的习俗(时间、人们的主要活动、吃什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好多奖品,你们想不想得到他们?(出示奖品)那你们就要加油哦!三、研究探讨 1、春节(这里面的两个视频在品德与生活的文件里。)同学们,在一年里我们最期待的节日就是春节了,春节又叫做过年,那什么就是年呢?你们知道年的来历吗?下面请欣赏《年的来历》动画。提出两个问题:(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年”的来历。(古时候年是一头吃人的怪兽,人们为了把它赶走,就在这一天穿红衣服、贴红

2

对联,放鞭炮,一直这样传了下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过年”。)(2)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我们现在是怎样过年的,都有哪些习俗?(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敲锣打鼓、扭秧歌、穿新衣服、给压岁钱、拜年)(3)看视频,看看全国各地的人们是怎么国春节。 2、元宵节元宵节又是怎么过的呢?(1)点击课件:(展示吃汤圆、舞龙灯、观花灯的图片。) 3、清明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视频在土豆网中国传统节日宣传片。我下载不来,麻烦你弄一下。)点击课件:出示清明视频点击课件: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图片:祭祖\吃清明果\踏青)4、端午节点击课件:出示端午视频点击课件: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图片: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菖蒲) 5、中秋节点击课件:出示中秋视频点击课件: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图片:吃月饼、赏月、嫦娥奔月。) 6、重阳节点击课件:出示重阳节视频点击课件: 关于重阳节,你又了解了什么?(图片:登高、赏菊、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它又名老人节。四、闯关活动 1、看图片,猜节日。点击课件,背景音乐响起。同学们,现在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你能说出下面这幅图和哪个节日有关,并说出你的理由?公布比赛结果:我们今天小贴纸获得最多的小组是:大家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五、火眼金睛认农历。

3

1、 那你们知道今年的春节是哪一天吗?请你用孙悟空的火眼晶晶找一找。(点击课件出示2

月份日历,学生找一找)认识了公历和农历,(公历俗称新历,农历俗称旧历)。 2、那么其他几个传统节,又在2013年的那一天呢?点击课件依次展开。五、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的六个节日,它们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我们了解了它们的习俗。说起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仅只有这六个个,还有很多呢,课后同学们可以用其他方法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

走进传统的节日 感悟民族的文化 ——《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 张霖

一、教材依据

凤凰国标教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6课《我们的民风民俗》第一部分《传统的节日》。 二、设计思想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传统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让他们欣赏熟悉的音乐、图片,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认识,在神话传说、春联、古诗词等文化信息的补充和交流中,进一步体验生活,感悟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知道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它们各有不同。

(2)知道我国的民间节日一般都伴随着不同的传说,反映了劳动人民 美好的愿望。

(3)懂得民间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 2、情感目标:

为我国民间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感到自豪,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培 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人合作一起解决问题。 四、教育重点

了解春节和端午节的习俗,懂得传统佳节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难点

懂得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 六、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神话传说。

2、搜集春联、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以及展示人们喜气洋洋地过春节的画面(或课件)。 3、音乐《恭贺新春》《拜年》《爱我中华》(或课件)。 4、我国传统节日调查表(调查表附后)。 七、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一首描写春节的诗,还记得吗?我们一齐来背诵一下,好吗?

出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你们知道,这里的元日也就是什么节日?(春节)

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大的节日,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灿烂的民族文化。 (板书课题:传统的节日)

(二)走进春节文化,感受亲情友情。

1、先让我们看一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播放《恭贺新春》《拜年》等乐曲(或点击课件): 展现人们喜气洋洋过春节的情景。 2、在春节里,大家是怎样过大年的?

(贴春联、放烟花、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3、出示“三问”,你们是怎样过春节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⑴过年前你们会准备什么?

(贴春联、福字、挂中国结——吉祥平安,向往新年里的美好生活。) ……

⑵除夕夜你们家怎样辞旧迎新的? (放烟花、鞭炮——为了图吉庆。)

(吃团圆饭——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凝聚着浓浓的亲情。) (看春节联欢晚会——文化娱乐,丰富我们的节日生活,热闹开心。) ……

⑶大年初一你们是怎样给长辈拜年的?

(送年礼、拜年——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4、阅读小故事《到外公外婆家过春节》。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5、猜猜看,人们最希望的过处方式是什么?

2003年2月,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全民表决”,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外出旅游、睡觉休息、休头娱乐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猜猜看,其中哪一项获全票通过?为什么?

6、大家都喜欢过春节,你知道过年春节的来历吗?说说有关传统神话。 (1)春节的来历。 (2)“年”的传说。

(3)放鞭炮的由来。(4)压岁钱的来历的来历。 (5)贴春联的由来。 ……

7、欣赏春联,感受春联的文化魅力。

(1)上学期我们还学习了《春联》这篇课文,还记得有哪些春联? 出示: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灿漫,竹报岁平安。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

(2)从这些春联中,你知道人们对新的一年有哪些美好的心愿?

(3)欣赏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各有贺岁对联,猜一猜是关于哪些省市的? 出示:

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一江两岸博靓申城。

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钦龙井茶品江南丝竹,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荆花吐艳香江瑞,莲蕊临风镜海清。 黄山为九州增色,瓷器与中国同名。 ……

(三)走进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1、当提起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时,你会想起哪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

2、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 (1)讲故事《屈原沉江》。 (2)包粽子、赛龙舟的由来

3、五月端午包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对于爱国忧民、刚直不阿的优秀人物历来都怀有一种崇敬和爱戴之情。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一起来朗读诗歌《端午节祭屈原》吧!

4、你还知道哪些爱国的故事?

(四)了解其他传统节日,感悟民族大团结。

1、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组小小的看图竞猜。

出示图片(或点击课件):展示不同传统节日里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分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传统节日调查表。(调查表附后) 3、全班交流: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节日 的文档
中国传统节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jd6w4aki64mg6283nif6msol1o4w700uy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