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化课程网站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9:21: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6.E 47.D 48.C 49.A 50.C 51.E 52.B 53.D 54.C 55.C 56.E 57.B 58.B 59.D 60.A

61.D 62.B 63.B

【B型题】

64.D 65 .A 66.C 67.E 68.D

69.B 70.C 71 .A

【X型题】

72.ABCDE 73.ABDE 74 .ABCD 75 .ABC 7 6.BCD 77.ABCD 78 .ADE 7 9.ABCE 80 .AB 81.ABCD 82.BD 83 .ABD 84 .BC 85 .ACE 86.CD 87.ABCD 88 .AC 89 .ABCDE 90 .ABCDE 91 .ABCD 92.AB 93 .ABD 94 .ABCDE 95 .BC 96 .BCDE

97.ACD

二、名词解释

1.微量元素:系指占人体总重量1/10000以下,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的元素。

2.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他们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

3.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可溶于脂类及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称为脂溶性维生素。

4.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在结构上与脂溶性维生素不同,可溶于水,不溶于脂类溶剂,称为水溶性维生素。 三、简答题

1.维生素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维生素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差异极大。一般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类、维生素C、叶酸、烟酸、泛酸、生物素等。 2.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常见原因有:①每天补充的维生素不足;②机体吸收困难;③机体需要量增加;④在治疗某些疾病时长期服用抗生素药物,扰乱了机体平衡;⑤食物储存及烹调方法不当常可造成维生素大量破坏与丢失。

3.为什么在某些生化测定前应避免口服和注射维生素C?

因为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在进行某些生化测定时,其可干扰生化测定的反应体系,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4.人体铁的生物学作用。

⑴ 用于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⑵ 参与人体必需的酶的合成。 ⑶ 参与能量代谢。 ⑷ 与免疫功能相关。

5.简述铁在人体内按功能铁和贮存铁的分类。

铁在人体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铁,系指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铁,包括血红蛋白(占67.58%),肌红蛋白(约3%),少量含铁酶及转铁蛋白中所含的铁;另一类贮存铁,贮存铁又分为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铁蛋白的铁是可以被立即动用的贮存铁,而含铁血黄素是不能立即被动用的贮存铁。

6.简述缺铁的三个阶段。

缺铁是指机体铁量低于正常,根据缺铁的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ID),属于缺铁的最早期,此期贮存铁减少,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又称无贫血缺铁期,此期除血清铁蛋白下降外,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IDA),此期除以上指标异常外,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下降,出现不同程度低色素性贫血。

7.简述铬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及对血糖的调节。

胰岛素是糖代谢的核心物质。胰岛素发挥调节作用,必须有铬参加,其作用是含铬的葡萄糖耐量因子促进在细胞膜的巯基(—SH)和胰岛素分子A链的两个二硫键(—S—S—)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桥,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血清铬减少时,胰岛素铬也减少,糖耐量受损,严重时出现尿糖。补充铬可加速血糖的运转,使之转变为糖原或脂肪贮存备用,从而调节血糖。 8.空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空气中的铅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工业烟尘污染和含铅汽油燃烧后排出的废气。工业烟尘污染,因铅尘及烟雾污染空气和水会使许多领域如农业、交通、国防等产生不同程度的铅污染。例如铅尘污染的水排入农田,由此使铅污染进入了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影响。汽油是以四乙基铅作为稳定剂和助燃剂,经燃烧后在大气中将转变为无机铅化合物,如果是来自汽车尾气,其部分沉降于道路两旁数公里区域的土壤和作物上,部分悬浮在大气中。 9.简述中子活化分析法检测微量元素。

中子活化分析法(NAA)是放射化学分析法之一,它是利用热中子辐射,使待测元素原子发生核反应,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检测其放射性强度而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是进行元素含量分析的一种最灵敏的方法,因使用中子作为照射源故称中子活化分析法。该方法试样用量小、干扰小,可对同一样品中多种元素进行测定,但因中子源放射性强,成本高,故不易推广。 10.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根据样品中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不同,分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它是基于待测元素,从光源发射的特征辐射,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然后根据待测元素浓度与吸收辐射的原子数成正比的关系,求得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便、灵敏、准确,是临床微量元素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

11.简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检测微量元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它是基于待测元素与某些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对紫外、可见光具有选择性地吸收而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吸收光谱法。该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它也是临床微量元素检测中常用的方法。 12.简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作为激发能源,使处于基态的待测元素的原子从外界能源获得能量,跃过到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将多余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返回基态,从而产生特征光谱而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法灵敏、准确、快速、干扰小,而且可以多种元素同时测定,是临床微量元素检测的常用方法。但由于仪器价格昂贵、结构复杂、所以普及较慢。

13.分光光度法检测维生素C的原理。

原理:抗坏血酸被铜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和二酮古洛糖酸。在酸性条件下,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苯腙,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色,测其含量。

该方法对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抗坏血酸都能测定,适合总维生素C的分析。 14.简述血液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血样是微量元素检测中最常用的样品,血液样品可以按需要选择全血、血浆、血清、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样品的采集一般在清晨受检查者空腹时,取毛细血管血或静脉血。采血量由检测元素含量及方法而定。盛血样的试管必须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处理,按要求制备全血、血浆、血清、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最好立即检测。若需放置,要在4℃冰箱中冷藏,在-20℃或-80℃超低温冷冻可保存较长时间。

15.列表说明维生素的命名及常见缺乏症。

维生素的命名及常见缺乏症 名 称 以化学结构或功能命名 常见缺乏症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抗干眼病维生素 视黄醇 抗佝偻病维生素 钙化醇 生育酚 凝血维生素

夜盲症 干眼病 佝偻病 骨软化症 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出血 出血倾向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PP 维生素B6 维生素M 维生素B12 维生素C

硫胺素 抗脚气病维生素 核黄素

烟酸 尼克酸 抗癞皮病维生素 吡哆醇 吡哆醛 吡哆胺 叶酸 蝶酰谷氨酸

钴胺素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抗坏血酸 抗坏血病维生素

脚气病 口角炎 癞皮病

动脉粥样硬化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恶性贫血 坏血症

第七章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一、选择题 【A1型题】

1.正常成人每天的生理需水量为 ml。 A. 500 B. 1000 C. 1500 D. 2000 E. 2500

2.在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分布是 。

A. 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B. 细胞外液等于细胞内液 C. 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D. 以上都不对 E. 以上全对

3.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以pH来表示,可采用下列哪种表达式? A. log10[H+] B. –log10[H+] C. loge[H+] D. –loge[H+] E. 以上都不是 4.对钠的摄入与排出往往伴随什么的出入?

A.氯离子 B.钠离子 C.钾离子 D.钙离子 E.磷离子 5.细胞内主要阴离子是 。

A.Cl- B.HCO3- C.SO42- D.蛋白质和有机磷酸盐 E.OH- 6.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高于 mmol/L。 A.3.5 B.4.0 C.4.5 D.5.0 E.5.5

7.在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分布是 。

A.细胞外液等于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C.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D.不能确定 E.以上全对 8. 对阴离子间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指细胞外液阳离子与阴离子之差 B.公式为AG=(Na+K+)-(Cl-+HCO3-) C.临床以AG升高多见 D.临床以AG降低多见E.对代谢性酸中毒有鉴别诊断的作用 9. 肾脏调节血液pH是通过 。

A.Cl-的重吸收 B.Na+—K+交换 C.HCO3-的重吸收 D.排泄固定酸保留并维持血中碱剩余 E.以上都不是 10.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mmol/L。

A.130 B.140 C.145 D.150 E.155 11.体液分布最多的部位是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液 E.组织间液 12.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的离子是 。

A.氯离子 B.钠离子 C.钾离子 D.钙离子 E.镁离子 13. 细胞内高钾和低钠是依靠 。

A.膜的渗透性 B.膜上的钾钠泵的主动转运 C.离子间交换 D.电荷平衡 E.以上都不是

14. 关于正常状态下人体体液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交换 B.有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交换 C.胶体渗透压在血浆与细胞间液交换中具有主要作用

D.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交换主要受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影 E.晶体渗透压决定人体体液之间的交换 15.新生儿含水量约为体重的 。

A.70% B.85% C.90% D.75% E.80% 16.血气分析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PO2仅与cdO2有关 B.ctO2= cdO2+O2Hb C.PCO2仅与cdCO2有关 D.ctCO2= cdCO2+CO2Hb E.cHCO3-=ctCO2-cdCO2 17.维持血容量恒定的关键阳离子是 。

A.K+ B.Mg2+ C.Mn2+ D.Na+ E.Ca2+ 18.健康成年人体液在哪一部分分布最多?

A.血液 B.淋巴液 C.组织间液 D.细胞内 E.脑脊液 19. 正常人随年龄增长其体液总量的变化是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成年前多,而后减少并保持恒定 D.成年前少,而后逐渐增加 E.不受影响 20. 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是 。

A.Ca2+ B.K+ C.Na+ D.Mg2+ E.H+ 21. 哪一种情况下可导致血浆钾浓度降低?

A.创伤 B.高烧 C.严重腹泻 D.饱餐后 E.缺氧 22. 大量饮水后,水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

A.皮肤 B.肠道 C.肺 D.肾 E.胆道 23. 正常成人血钾浓度(mmol/L)为 。

A.3.5~5.5 B.5.5~7.5 C.6.5~8.5 D.4.5~6.5 E.7.5~9.5 24. 常用血浆阴离子间隙(AG)的计算是用 。

A.血浆阳离子减去阴离子 B.血浆阴离子减去阳离子 C.血浆阴离子总和 D.血浆[Cl-]与[HCO3-]之和减去[Na+] E.血浆[Na+]与[K+]之和减去[Cl-]与[HCO3-]之和 25. 哪一种原因最易引起高血钾?

A.因长期不能进食而由静脉补充营养时 B.严重呕吐 C.静脉输入过多钾盐 D.糖和蛋白代谢旺盛 E.进食含钾较多食物 26.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的最主要离子是 。

A.K+、Cl- B.K+、HPO42- C.Na+、Cl- D.Na+、HPO42- E.Na+、HCO3- 27. 严重腹泻病人常引起 。

A.血中CO2结合力↑ B.血液pH↑ C.血[Na+]和[HCO3-]↑ D.低血钾 E.代谢性碱中毒 28. 急性脱水性疾病时体重减轻的原因是 。

A.组织蛋白分解消耗 B.体液的丢失 C.体内脂肪消耗 D.肌糖原酵解 E.肝糖原氧化 29. 血浆与细胞间液组成成分的差别是 。

A阳离子种类不同 B阴离子种类不同 C阴离子含量不同 D阳离子含量不同 E蛋白质含量不同 30. 体内钠主要分布在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骨骼 D.肌肉 E.肝肾 31. 钠主要排泄途径是 。

A.唾液 B.肾脏 C.汗液 D.呼吸道分泌物 E.肠道 32. 目前临床上最为简便和准确的血清Cl- 的测定方法为 。

A.火焰光度法B.化学测定法 C.离子选择电极法D.滴定法 E.电量分析法 33. 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批量标本分析的血清K+测定方法为 。

A.火焰光度法 B.化学测定法 C.离子色谱法 D.滴定法 E.电量分析法 34.体内总体水量约_________升。

A.22 B.28 C.42 D.44 E.32 35.血浆含水量约占ECF的______。

A.1/4 B.3/4 C.2/3 D.1/3 E.1/2

36.细胞内钾约占总钾量的98%,血浆中仅占______。 A.2% B.0.2% C.1.5% D.0.3% E.1.2% 37.________使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引起高血钾症。

A.急性肾功能不全 B.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严重呕吐、腹泻 E.输钾过多 38.冷藏保存电解质分析的全血标本,会引起________。

A.血清钾增高 B.血清钾降低 C.血清钠增高 D.血清钠降低 E.血清钾、钠同时增高 39.血清钾、钠测定的参考方法是__________。

A.分光光度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火焰光度法E.滴定法

40.血清钾、钠直接ISE法_______,使结果更真实反映临床情况,大多数临床医生推荐使用该方

搜索更多关于: 生化课程网站习题 的文档
生化课程网站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jdgh6he8a7tdil0366o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