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A.免去了样本的稀释 B.为参考方法 C.可控制离子的活度系数 D.免除了电解质排斥效应 E.使离子活度与浓度相等 4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溶液中气体分压的总和总是等于大气压P(Amb)的
B.溶液中气体分压的总和不一定等于实测压力 C.混合气体分压的总和不一定等于实测压力 D.混合气体分压特性同样适合于溶液中的气体 E.以上说法都不对 42.估计氧饱和度的表示方法为_____。
A.O2Sat B.SO2 C.FO2Hb D.PO2Hb E.FO2Sat 43.常用血气分析标本应为_____。
A.动脉全血 B.静脉全血 C.血浆 D.毛细血管血 E.血清 44.常用血气分析标本必须采用______抗凝剂。
A.枸橼酸钠 B.草酸钾 C.氟化钠 D.肝素 E.草酸铵 45.血气分析标准校正气体比例为______。
A.10% CO2、0% O2、90% N2 B.10% CO2、20% O2、70% N2 C.0% CO2、5% O2、95% N2 D.20% CO2、10% O2、70% N2 E.10% CO2、10% O2、80% N2 46.血气分析标准校正气体比例为______。
A.10% CO2、0% O2、90% N2 B.0% CO2、5% O2、95% N2 C.15% CO2、0% O2、85% N2 D.20% CO2、10% O2、70% N2E.5% CO2、0% O2、95% N2 47.糖尿病酮症会引起_______。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48.____的测定可以帮助找出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 A.钾 B.钠 C.氯 D.二氧化碳 E.钙 49.因肺部排CO2减少,引起的高碳酸血症被称为_____。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50.慢性梗阻性肺病常有_____。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51.过多的酸通过呼吸道排除,可导致_____。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52.当血清中cHCO3- < 22mmol/L时,一般判断应考虑______。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53.pH = 7.16,PCO2 = 50 mmHg,cHCO3- = 18 mmol/L ,应考虑_____。 A.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碱中毒
54. 哪一项不是O2在肺泡里被摄取的支配因素
A.肺泡气中PO2 B.O2自由扩散通过肺泡膜的能力 C.Hb释放CO2换取O2的能力 D.HHb对O2的亲和力 E.正常Hb的量 55.哪一项不是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检测途径
A.O2Sat B.SO2 C.FO2Hb D.氧含量/氧容量 E.PO2Hb 56.血可携带O2的量可用以下因素来判定,但除_____外
A.O2自由扩散通过肺泡膜的能力 B.动脉血中PO2 C.红细胞中正常Hb量 D.Hb对O2的亲和力 E.Hb有正常结合与释放O2的能力 57.下面哪个不是Hb对O2的亲和力的依赖因素
A.PO2 B.SO2 C.pH D.2,3-DPG E.温度 58.以下哪一项因素不会引起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
A.体温降低 B.PCO2增高 C.O2亲和力增加 D.2,3-DPG降低 E.pH 增加 59.哪一原因不会引起P50增加
A.体温升高 B.O2亲和力降低 C.pH 降低 D.PCO2降低 E.2,3-DPG增高 60.以下哪一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cHCO3-过多堆积 B.有机酸产生过多 C.H+排泌减少 D.cHCO3-过多丢失 E.酸堆积太多 61.下列哪一现象在口渴时不出现
A血浆渗透压↑ B水由细胞外流向细胞内 C水由细胞内流向细胞外 D唾液减少 E尿量减少
6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凭pH值不能鉴别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酸碱中毒 B.pH值正常能排除机体酸碱失衡 C.当pH>7.45时,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D.当pH<7.35时,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
E.血pH即血浆中[H]的负对数值
63.某病人呼吸表浅,口唇紫绀,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为pH=7.28,PCO2=6.1kPa,AB=32mmol/L,SB=25mmol/L 可基本诊断为
A.代偿型代谢性酸中毒 B.失代偿型代谢性酸中毒 C.代偿型呼吸性酸中毒 D.失代偿型呼吸性酸中毒 E.失代偿型呼吸性碱中毒 64.某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为:pH=7.36,PCO2=4.0kPa,SB=19mmol/L, AB=18mmol/L BE=-5mmol/L,可考虑为
A.代偿型呼吸性酸中毒 B.代偿型代谢性酸中毒 C.代偿型呼吸性碱中毒 D.代偿型代谢性碱中毒 E.无酸碱平衡紊乱 【X型题】
65.血气分析中,以下哪些指标不是直接测得?
A.PO2 B.pH C.PCO2 D.P50 E.cHCO3- 66.参加水、电解质和pH调节的主要器官有_____? A.肺 B.肝 C.肾 D.肠 E.骨
67.关于总体水在体内的分布,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1/3存在于ECF B.2/3分布在ICF C.ECF的3/4为细胞间液 D.ECF的1/4为血管内液 E.1/3存在于ICF 68.血浆中主要渗透物质有哪些?
+-A.Na B.Cl C.葡萄糖 D.尿素 E.Mg2+ 69.钾在人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
A.参与细胞内的正常代谢 B.维持细胞内容量、离子、渗透压及酸碱平衡;
C.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D.在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 E.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70.影响血钾浓度的因素有_____?
A.钾自细胞内移出或细胞外液钾进入细胞 B.细胞外液受稀释 C.钾总量过多 D.体液酸碱平衡紊乱 E.标本严重溶血 71.常见高血钾症引起的原因有_____?
A.细胞外液受稀释 B.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 C.输入过多D.排泄障碍 E.标本严重溶血 72.临床实验室常采用的测定钠、钾的方法有哪些?
A火焰发射分光光度法 B离子选择电极法 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分光光度法 E化学滴定法 73.测定钠、钾的分光光度法主要有哪些方法?
A.染料结合法 B.酶法 C.荧光滴定法 D.大环发色团法 E.库仑电量分析法 74.临床常用氯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A.汞滴定法 B.分光光度法 C.库仑电量分析法 D.ISE法 E.酶法 75.O2在肺泡里被摄取主要受哪些因素支配?
A.肺泡气中PO2 B.O2自由扩散通过肺泡膜进入血液的能力
C.静脉血红细胞中还原血红蛋白对O2的亲和力D.动脉血PO2 E.肺泡气中PCO2 76.动脉血哪些特性将保证足够的O2被送到组织?
A.肺泡气中PO2 B.Hb对O2的亲和力必须正常 C.动脉血PO2高 D.血的O2结合功能正常 E.Hb有能力在组织释放O2 77.血氧饱和度检测途径有哪些?
A.Hb氧饱和度(SO2) B.Hb半饱和时氧分压(P50) C.估计氧饱和度(O2Sat) D.氧合Hb分数(FO2Hb) E.正常Hb的比值 78.引起氧解离曲线左移的原因有哪些?
A.pH降低 B.温度降低 C.PCO2降低 D.2,3-DPG降低 E.PO2降低
79.P50增加引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高热 B.酸中毒 C.高碳酸血症 D.高浓度的2,3-DPG E.输氧 80.以下血气分析指标中哪些参考值是正确的?
A.pH: 7.35~7.45 B.SO2(aB): 0.95~0.98 C.cHCO3-:22 mmol/L~27mmol/L D.BE-B:-2 mmol/L~+3 mmol/L E.A.G:8~16mmol/L 81.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哪三种机制之一?
A.碱排泌减少 B.附加酸增加 C.酸排泌减少 D.碱的丢失增加 E..酸排泌增加 82.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A有机酸产生超过排出速度 B酸排泌减少 C氯离子过多丢失 DcHCO3过多丢失 E碱排泌减少 83.呼吸性酸中毒因哪些原因引起?
A.肺部排CO2减少 B.PO2增高 C.原发性cdCO2过剩 D.cHCO3-过多丢失 E.附加酸增加 84.血气分析中通过计算的指标有哪些?
A.BE-B B.SO2 C.cHCO3- D.ctO2 E.pH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1型题】
1.C 2. C 3. B 4. A 5. D 6. E 7. B 8. D 9. D 10. A 11. A 12. C 13. B 14. E 15. A 16. D 17. D 18. D 19. B 20. C 21. C 22. D 23. A 24. E 25. C 26. C 27. D 28. B 29. E 30. A 31. B 32. C 33. B 34. C 35. A 36. D 37. B 38. A 39. D 40. D 41. B 42. A 43. A 44. D 45. B 46. E 47. B 48. C 49. D 50. D 51. D 52. D 53. A 54. C 55. E 56. A 57. B 58. B 59. D 60. A 61. B 62. B 63. D 64. B 【X型题】
65. DE 66. AC 67. ABCD 68. ABCD 69. ABCE 70. ABCDE 71. BCDE 72. ABD 73. BD 74. ABCD 75. ABC 76. BCDE 77. ACD 78. BCD 79. ABCD 80. ABCDE 81. BCD 82. ABD 83. AC 84. ABCD 二、名词解释
1.电解电解质排斥效应:指的是血浆中固体物质部分(血脂和蛋白质)约占总体血浆的7%,而水相只占93%,电解质都在水相中存在。因固体物质改变,引起水相改变,使电解质结果不真实。 2.P50:P50为血红蛋白与O2呈半饱和状态时的PO2。
3.Donnan平衡学说:体液中阳离子总数应与阴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阴离子常常随阳离子总量的改变而变化,而某一种阴离子的减少会使另一种阴离子增加来维持电中性。
++-4.阴离子隙: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计算为:AG =(Na + K)-(Cl
-+ HCO3)。
5.气体分压: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压力在总压力中的物质分数(摩尔分数)称该气体的分压,每种气体分压的总和一定等于大气压P(Amb)的值。
6.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是一个与O2饱和时有功能的Hb的量(%),是间接了解PO2估计值的方
法。
7.氧解离曲线:当在连续PO2范围测定血液的SO2时,将SO2与PO2绘制曲线,得到一个S型图形,被称作氧解离曲线。用以判断O2与Hb结合与解离的程度。
-8.真实cHCO3:在高A.G时体内部分cHCO3-被阳离子(有机阳离子)所中和。根据电中和原理,cHCO3-的下降数应等于A.G的上升数,真实cHCO3-=cHCO3-测定+ΔA.G。 9.FO2Hb:氧饱和度的一种表示方法,为氧合血红蛋白分数(FO2Hb),计算为:
cO2Hb
FOHb=2 ctHb这里总血红蛋白浓度(ctHb)等于O2Hb、HHb、COHb、MetHb或SulfHb的总和。
10.低钾血症:常见低钾血症的原因有:①钾摄入不足;②钾排出增多;③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④血浆稀释。
11.水肿: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增多、血容量增多以及组织器官水肿,称为水肿或水中毒。
三、简答题
1.简述体内水的分布情况。
2/3的总体水分布在ICF,1/3存在于ECF,ICF和ECF之间被细胞膜分隔。ECF又被毛细血管内皮分隔为3/4为细胞间液,1/4为血管内液。 2.简述体液电解质分布情况。
+-+
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为Na和Cl,而K却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这种分布主要依赖于细
+
胞膜上的钠钾泵的主动转运功能。钠钾泵将Na从细胞内泵出到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钾收回到细胞内。因此,钠钾泵在维持细胞内外电解质浓度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3.Donnan平衡学说。
体液中阳离子总数应与阴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阴离子常常随阳离子总量的改变而变化,而某一种阴离子的减少会使另一种阴离子增加来维持电中性。 4.简述体液的交换。
人体每天补充的水和电解质在体内不断地在各区间进行交换,其中包括血浆与细胞间液、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交换。前者交换的动力是血浆胶体渗透压与静水压(血压)之差,其中胶体渗透压不但在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起主要作用,同时还可影响细胞外液的总量。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交换主要靠渗透压,水总是向渗透压高的一侧移动。正常体液的分布、组成及容量在神经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动态平衡,以保证机体各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5.简述钾代谢的两大平衡。
①摄入与排出平衡:人体钾的来源完全从外界摄入,一般膳食提供的钾足以维持生理需要。体内钾80%~90%从尿排出,10%左右经粪排出,皮肤也排出少量,大量出汗时排钾增加;②细胞内外平衡:细胞内液的钾约为细胞外液的40倍,维持两者正常梯度平衡,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所起的“钠-钾泵”作用,使细胞排钠储钾。当缺氧、酸中毒等使细胞损伤甚至死亡时,此种作用减弱以至消失,钾即从细胞内移出。 6.肾排钾的影响因素。
①醛固酮能促进各段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泌;
②醛固酮分泌除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外,还受到血钾、钠浓度的影响,当血钾升高血钠降低时,醛固酮合成增加;
③体液酸碱平衡改变也影响肾脏对钾的排泌,酸中毒时,尿钾增多;碱中毒时,尿钾减少。 7.测定血钾的标本要求及保存。
+
血浆或全血钾比血清低,是因为血小板破裂释放出一部分K。因此,报告时必须注明是血清还是血
++
浆。无论是血清还是血浆标本一定不能溶血。分析前全血标本被冷藏过,糖酵解被抑制,Na-KATP酶不能维持内外平衡,造成细胞内钾外移,使测定结果增高。标本分离前被储存在37℃,由于糖酵解增强,使血钾进入到细胞内而血钾降低。 8.ISE引起误差的三方面原因是?
-①电极选择性减弱,如许多Cl电极对其他卤化物离子有响应使选择性减低; ②蛋白质沉积在敏感膜上或膜被污染,或盐桥被离子竞争或与选择性离子反应等都会改变对选择离子的响应;
③“电解质排斥效应”在间接法中归罪于样品中脂质和蛋白质的溶剂置换效应,造成结果降低。 9.血液气体分压特性。
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分压为气体在总压力中的物质分数(摩尔分数),每种气体分压的总和一定等于大气压P(Amb)的值。然而,在溶液中的气体该定律就不适用了。因为,所有溶解气体的分压的总和可能低于、等于或高于溶液的测定压力。 10.血液气体状态。
血气分析的概念是PO2仅与溶解在血液中的O(相关,PCO2仅与溶解在血液中的CO(2cdO2)2cdCO2)相关。实际上,在血液中的O2的总浓度(ctO2)是溶解O2和与血红蛋白结合O2的总和。CO2的总
-浓度(ctCO2)是溶解的CO2、碳酸、HCO3、非游离的碳酸氢盐以及碳酸盐离子的总和。
-11.cHCO3/cdCO2在血浆中浓度比的临床意义。
--cHCO3/cdCO2在血浆中的浓度比是25(mmol/L)/1.25(mmol/L)=20/1。任何原因引起cHCO3或cdCO2浓度改变而使该比例变化都将伴随pH值的改变。这种比例改变中分子代表肾成分,分母代表呼吸
-成分。临床上将原发性cHCO3浓度紊乱用来对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进行分类,将原发性cdCO2浓度
--紊乱作为呼吸紊乱的分类。各种代偿机制都试图在cHCO3或cdCO2浓度改变时,恢复cHCO3/cdCO2比例到正常。
12.简述血液中氧的运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