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06: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以感知和思维相比,可以说,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6岁的幼儿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世界。幼儿的思维,此时虽有发展,但思维仍然紧紧依靠感知的形象。

(2)幼儿的记忆、情绪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觉等。 (3)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对直接感知过的形象的记忆,比对语词记忆的效果好。 (4)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总之,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意义。感知的返回传导,即通过感知的纠正这个中间机制,能促进有目的的行动的发展 六、案例分析

案例1.幼儿期,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幼儿知觉为对象。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仿、活动玩具(本例中教师利用了活动玩具“猫”和“鱼”)、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另外,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我们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所以,正如本案例中教师所做的那样,教师讲课的声调抑扬顿挫、语言绘声绘色。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点。

再者,根据感觉的对比规律,微弱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所以,这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伴以相关轻音乐的做法是适当的,这可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最后,这位教师实际上做到了言语和直观材料的结合。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视觉的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

案例2.根据所给材料分析: (1)小孩可能患的眼疾是弱视。

(2)婴幼儿期遮盖眼睛,致使外界光刺激不能到达眼内和大脑,导致视觉发育停顿而引起;先天遗传,高度远视、近视、散光或两眼曲光度不等,斜视。

(3)最佳期在3~5岁。将健康的一只眼遮盖住,强迫弱视眼注视物体(除正常活动外,让孩子多做一些如描绘图案、剪纸等精巧细致的活动,以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如健康眼有下降情况,可将该眼的遮盖物拿开24~48小时,即会恢复。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4

一、单项选择题

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3.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6.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 B.扩大 C.缩小

D.以上都有可能 7.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

8.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像 C.需要 D.思维

9.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

10.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11.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 )。 A.注意 B.动机 C.目的 D.需要

12.不属于先天条件反射的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选择性注意

l 3.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14.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15.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6.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7.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8.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儿童注意的( )较差。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9.注意是感知觉的( )。 A.开端 B.条件 C.发展 D.目的

20.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

二、填空题

1.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是两个特点。

2.______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______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

9.多动症又称为______。

10.幼儿注意的选择性有赖于______、______以及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等。

11.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______是被动的,是由那些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引起的。 12.______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三、名词解释 1.注意 2.定向性注意 3.选择性注意 4.无意注意 5.有意注意 6.注意的选择 7.注意的范围 8.注意的稳定性 9.注意的分配 四、简答题

幼儿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jl051eluq0zdc5257fz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