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湟中职业教育多巴新校区三期教师公租房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
一、工程概况
受湟中县教育局的委托,我公司为其拟建的湟中县职业教育多巴新校区三期教师公租房工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拟建工程位于湟中县多巴镇羊圈村,G103国道北侧,湟中职教
城北侧。据邻区资料基础埋深≥1.50米。拟建物概况见表一。
拟建工程概况 表1
建筑物名称 教师公租房 地下基础埋层数 建筑面积(m2) 层数 深(m) 无 9层 -4.5 65.44×8.04 基础形式 结构类型 桩基础 砌体结构 本次勘察的目的及任务
勘察目的: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并提供资料完整、评价正确、建议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查明场地地层分布、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情况; 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查明黄土状土的平面分布,湿陷深度、地基湿陷类型、湿陷等级;
提供地基承载力、强度与变形参数; 判定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
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建议; 评价水、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腐蚀性; 提出对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意见;
对深基坑开挖所形成的人工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附属建筑、相邻的现有或拟建建筑,地下设施和地基条件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的影响进行评价;
抗震设防区应对场地地段划分场地类别、覆盖层厚度、地震稳定性等作出评价;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并评价地基的冻胀性。
二、气候特征
勘察场区位于青藏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据湟中县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3.9℃,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45.6mm;多年平均降水量379.3mm,全年降雨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93.85%,其中4—6月占33.23%,7—10月占60.62%。年平均日照时数2588.3h,日照百分率达95%;日平均风速达3m/s;全年无霜期140—150天;湟中地区标准冻结深度为0.85m,最大冻土深度为1.01m。根据湟中县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和本区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该区气象要素特征值表如下: 气象要素特
征值表 表2
气象参数 年平均气温(℃) 最暖月(七月)平均气温(℃)
参数值 3.9 14.6 备注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年平均年压(hpa) 年平均风速(m/s) 最大风速(m/s) 主导风向 年平均日照时数(h) -8.9 33.4 -31.7 379.3 1245.60 737.7 1.50 20.00 S-SE 2578.2 三、勘察工作 1、勘察依据
(1) (勘察合同);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10(2016年局部修订版)
(6)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7)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13)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4) 请建设《2016》280号文 (15)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拟建的教师公租房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确定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乙级,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拟建物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属乙类,中等复杂场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标准设防类。
2、勘察方法及工作量
本次勘察沿建筑物周边及角点布置勘探点,采用钻探和井探相结合,并辅助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的综合类勘察手段进行。野外勘察工作于2016年12月10日至2016年12月20日进行,探井挖至卵石层顶部,辅助室内实验和分析。在探井内刻取Ⅰ、Ⅲ级土试样进行常规及湿陷性试验、固结快剪、三轴及高压缩试验。在钻孔岩芯中采取Ⅲ级土试样进行易溶盐、含水量,颗粒分析实验,并进行野外鉴别和现场动力触探试验试验。钻孔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