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教育理论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10: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订?

答题要点:

(1)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到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

(2)课程改革起始阶段的2001年为了打破多年来沉闷的课程气氛,改变老师讲,学生听;少数学生是演员,多数学生是观众的被动接受式的课堂学习状况,2001版课标强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学习数学。这在课改起始阶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根深蒂固。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课改出现了走极端的状况,有些老师认为只有“自主、合作、探究”才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排斥课堂教学中必要的“讲授”。

为了避免课改走向极端,2011版课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这必将使数学课改走向健康发展。

5

四.论述题(10分)

爱因斯坦曾说:“大多数教师的提问是浪费时间,那些提问是想了解学生不道什么,其实真正的提问艺术是要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或能够知道什么”。结合你的教学观,谈谈你对爱因斯坦这段话的理解。

答:答题要点:(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所谓“知道什么”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能够知道什么”就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从而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能够发展到的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答案 A课程标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 、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 定量刻画 ,逐渐抽象概括,形成 方法 和 理论 ,并进行广泛 应用 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 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 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 与 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 记忆 ,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与 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 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6

一、 填空

1、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 义务 )。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法律意识 )。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5、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二、 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D),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D、个体差异 4、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B)

A、知识是技能的表现 B、技能是知识的表现 C知识、技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D

三、 判断题,错的要改正

1、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

2、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 * )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 V )

4、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 * ) 二、简答题(每题4分 ,共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单的数量关系。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7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易混淆处;在思维的交锋处、发散处;在规律的探索处;在动手操作处。 C教学案例分析部分(40分) 一、 案例分析(12分)

案例:“面积的含义”中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出示面积比较接近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后,发言踊跃,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 生1: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个角对齐,然后把长方形多余的部分剪掉后放在正方形上面,再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再放在上面,多余的再剪掉,直到剪拼到最后,把正方形全盖上了,长方形还剩下一点儿,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这个方法行不行? 生:行。

生2:我将透明方格纸分别放在两个图形上面数方格,长方形10个方格,正方形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师:你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挺好。

生3:我是用一个小正方形比着在两个图形上面画格子,长方形里能画10个方格,正方形里只能画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8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教育理论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ju6g7crh89sc9l3ppnv1xep036fc30198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