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练习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认识小数及计算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问题。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具体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小数加减法算法的过程中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4)在探索小数加减法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5)通过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熟练巩固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 1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设计 一、学生独立完成书中题目 1.出示书中题目,用小数表示人民币。 2.用元,角,分表示物品的价钱。 3.比较小数的大小,把符号填在括号里。 4.说一说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二、小组交流 5.算一算。 1.8元+3.6元= 8.3元+6.5元= 小组内交流 1.介绍自己的算法,并说明道理。 2.倾听他人的方法,并进行质疑。 3.小组内推荐大家共同认可的方法。 三、全班交流 1.调查一下你的各种书的价钱是多少元,用小数怎么写。怎么读。 2.帮助妈妈看一看,本月家庭水,电支出是多少元。 全班交流 1. 介绍组内认可的计算方法。 2. 比较不同方法的异同。 沟通算法之间的联系。 四、独立探索竖式计算 1.出示“探索竖式”学习指南。 2.巡视学生竖式完成的情况。 了解各组交流中出现的情况并及时指导。 五、全班交流 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写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