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时一
土城中学 苏九旭
一、 课前检测。
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 。 (2)光源在焦点上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 。 (3)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 。 2、完成光路图。
3、我们知道光线会聚后会 ,可见凸透 镜
对不但对光线有 作用,而且还能够 。 二、 课前准备。
物距是指 符号为u 像距是指 符号为v 焦距是指 符号为f 三、 新课探究。
1、提出问题: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的叙虚实、大小、倒正与什么有关呢?是否与物距有
关呢?
2、器材准备:光具座 蜡烛 凸透镜 火柴 光屏
3、实验准备:在光具座上由左到右依次放置 ,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的焰心、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个高度,这样目的是为了 。 4、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过程:将蜡烛放在远远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
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此时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然后将蜡烛靠近透镜(但是始终大于2倍焦距)观察在物距逐渐减小时像的大小将怎样变化?像距将怎样变化?
实验结论:当u>2f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是 ,当物
距减小时像的大小将变 ,像距将变 一般可以用物近像远像变大来概括。像和物体在透镜的 。
实验二:
实验过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
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此时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然后将蜡烛靠近透镜(但是始终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观察在物距逐渐减小时像的大小将怎样变化?像距将怎样变化?
实验结论:当f<u<2f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是 ,当
物距减小时像的大小将变 ,像距将变 一般可以用物近像远像变大来概括。像和物体在透镜的 。
实验三:
实验过程: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当像清晰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该放在 的位置上,才能够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特点
是 。从实验一、二、三现象可以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 。 实验四:
实验过程:将蜡烛放在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光屏上还能出现清晰的
烛焰的像吗?答: 。在 (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透过镜子观察像的特点。此时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然后将蜡烛靠近透镜观察在物距逐渐减小时像的大小将怎样变化?
实验结论:当u<f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是 、 、 ,当
物距减小时像的大小将变 ,一般可以用物远像变大来概括。像和物体在透镜的 。
对应训练:对四个实验总结:
物距(厘米) 像的性质 像距 物、像 物距减大小 倒正 虚实 (厘米) 在镜子小像的的同侧变化 或异侧 u>2f f<u<2f u<f 实验五:
实验过程:把凸透镜挡住一部分,观察像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 实验六:
实验过程:提高光屏的高度让像成在光屏的偏上方 ,想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如果调解蜡烛
应该如何调节?如果调解光屏应该如何调节?如果调解凸透镜应该如何调节?
实验结论: 。 本节小结:请你对本节课本组实验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价,及谈谈你的收获和实验中的不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