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台雪纯
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08期
摘 要:早在远古时代,节日立足于原始崇拜,成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几千万年的发展长河中,它主要体现出了两大使命。一是作为一个特定组织的存续节奏。在固定的节奏点上,让组织内的成员协调一致从事仪式化的流程,以加强组织内部的向心力。二是面向组织成员个体,给予特定主题发起个体性质的群体活动。每个民族和地区都会有自身独具地域特色的节日,发源可分为传统习俗、纪念、宗教和国际运动四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对比法,对中国传统节日当前的传承现状进行系统陈述,进而更好地树立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文化自信;方略;文化保护与创新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交流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或因融合而新生,或因冲击而演变。而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渐渐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同时节日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需要得到良好的传承以及新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1] 1.1 缘起过程与文化意义
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式形成于农耕时代,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且涵盖了文史哲甚至天文等多领域的内容,在几千年的沉淀与传承中,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怀中。传统节日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而实际上传统节日的漫长形成历程,也是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凝聚过程相辅相成的。因此,它作为复兴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承担着加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进而保障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2017年初,《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提出了包括文化内涵、节日仪式等在内的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华文脉,进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国家软实力与现代治理体系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要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来看待。[2] 1.2 蕴藏的民族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