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因不同层面的学生,基础有好差,故我的布置作业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如:一部分作业是相同的,所有人都要做,另外,其中再给10位“小老师”一些加强的习题,20位“小小老师”一些普通稍难的习题,而剩余的,给一些基础的习题(基础题人人必须做)。 △习题讲解:
这是“小老师”的任务,在老师讲解完习题后,他们必须给他们的学生再讲解一遍。“小老师”起到温故知新,而又能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再学习一遍的机会。 △合作学习的组织:
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请教他们的“小老师”、或“小小老师”,学习小组间,又要进行交流。 △竞争评比:
每周评选“最佳小老师”、“最佳小小老师”、“最佳学生”各2名,并通过月考成绩,进行小老师、小小老师、最佳学生的升迁。 总之,这样操作,作为小老师对自己学科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帮助,为教同学自己得先会;在批改同学的作业中还能学到许多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等等。
这样操作,既可以帮助老师解决改作业的负担,又可以达到尖子生的提高,逼迫学业困难的学生的成绩提高,提高班级的学习气氛,一举多得。
我在现在的初二年级71班中候尝试了要一年,效果还是明显的,如果初三还是我教,我想把我现在用的这个方法在初三在进行更好的尝试,使尖子生对自己更加的有信心。通过我对71班的学生进行观察发现他们平时压力最多来之于精神和思想的压力,而不是时间不够,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弹性,你紧一点,他自己就会调节,譬如:课间十分钟可以批改完作业,因为尖子生最多总共就只改两份作业,少的一份,所以建议学生可以利用平时的课间等闲散时间,来做讲解习题,批改作业,这样学生就有很多时间了。更好的是学习气氛就起来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通过我的尝试,我想到达如下目的: 1、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加强。 2、教师有了充足的时间备课,钻研教材?? 3、小小老师有了锻炼的机会。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