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太极拳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祖先用他们无穷的智慧创造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益民运动,太极拳这个深受大众喜爱的运动也在此应运而生。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最具哲理及文化内涵的优秀拳种。“太极”的含义博大精深,其运动处处渗透和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几千年来,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习太极拳成为了我们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好途径。最初的太极拳有很多名称,而以“太极”命名一种拳术是近代的事。在汉语中“太”是最高、最大的意思,“极”是最后、最终的界限。“太极”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古书《周易》,其内容分“经”和“传”两部分。“经”的部分主要是占卜、说卦,用以判断吉凶祸福。“传”是对“经”的解释,包括多篇文章,文章在解说中释说了哲学观点,表达了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世界观。这就是中国古典太极阴阳哲理,它构成了古代哲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著名的老子学说也对太极拳有着深刻的影响。老子学说中的“贵柔”、“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在太极拳中形成“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反者”技击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促成了太极拳“松静自然,舍己从人”的技术要求;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追求需静的修道思想影响力太极拳的“心静、神敛”要求的形成;老子的“道”的“周行不殆”的循环思想影响并形成了太极拳“圆”的运动特点;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的修道状态直接导致了太极拳“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形成等等。
学习了一学期太极的我,对它也有着很深的感受。刚开始练习,真的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在阴柔的太极里面,深藏的是平和的心境以及强大的体力。一旦走神或是使不上劲,那么做出来的动作就会显得矫揉造作,完全没有那种太极的美感,当然也就达不到太极给人体自身带来的舒适感和协调感。如果比较规范地打出一遍太极,会发现虽然流了好多汗水,但是心里的那种平静和愉悦是什么都无法替代的。
相关推荐: